[發明專利]具有帶流體填充室的鞋底結構的鞋類物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5523.9 | 申請日: | 2013-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43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6 |
| 發明(設計)人: | 斯科特·C·霍爾特;埃里克·S·斯金勒;特拉維斯·K·恩斯特;羅伯特·W·多蘭;利薩·M·霍維;塔米姆·A·謝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耐克創新有限合伙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3B13/12 | 分類號: | A43B13/12;A43B13/18;A43B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張華卿;鄭霞 |
| 地址: | 美國俄***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流體 填充 鞋底 結構 鞋類 物品 | ||
1.一種用于鞋類物品的鞋底結構,所述鞋底結構包括:
第一阻擋部分,其包括第一表面;
第二阻擋部分,其包括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阻擋部分被聯結到所述第一阻擋部分以形成室,所述室封裝在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的流體,且包括圍繞所述室的外周邊的側壁;
第一結合部,其在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面和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面之間的方向上延伸,且聯結所述第一阻擋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阻擋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結合部每個包括與所述側壁在所述內側面處間隔開的第一末端和與所述側壁在所述外側面處間隔開的第二末端;
第一壓痕,其由在朝向所述第一阻擋部分的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二阻擋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壓痕從所述第一結合部中相應的第一結合部的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側壁延伸,且在從所述第一末端朝向所述側壁的方向上寬度增加;和
第二壓痕,其由在朝向所述第一阻擋部分的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二阻擋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壓痕從所述第一結合部中相應的第一結合部的所述第二末端朝向所述側壁延伸,且在從所述第二末端朝向所述側壁的方向上寬度增加,
其中,所述室包括在所述鞋底結構的所述內側面和所述鞋底結構的所述外側面之間延伸的一個或更多個子室,所述一個或更多個子室由所述第一結合部界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壓痕和所述第二壓痕延伸至所述側壁。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側壁形成所述鞋底結構的外表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壓痕和所述第二壓痕形成在所述鞋底結構的所述外表面中的相應的壓痕。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阻擋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與所述第一阻擋部分在所述第一壓痕處和在所述第二壓痕處間隔開。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結構,還包括第二結合部,其在所述鞋底結構的所述內側面和所述鞋底結構的所述外側面之間的方向上延伸,且聯結所述第一阻擋部分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阻擋部分的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結合部每個包括與所述側壁在所述內側面處間隔開的第一末端和與所述側壁在所述外側面處間隔開的第二末端,其中所述第二結合部不具有靠近其各自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形成的壓痕,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結合部中的單獨的結合部與所述第二結合部中的單獨的結合部沿著所述室的在所述室的鞋跟區和所述室的鞋前部區之間的長度交替。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一個或更多個子室中的每一個由所述第一結合部中的一個和所述第二結合部中的一個界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子室的尺寸在從所述鞋底結構的鞋跟區至所述鞋底結構的鞋前部區的方向上減小。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結合部、所述第一壓痕和所述第二壓痕配合以形成從所述鞋底結構的所述內側面至所述鞋底結構的所述外側面連續延伸的凹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耐克創新有限合伙公司,未經耐克創新有限合伙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5523.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動能保溫鞋
- 下一篇:一種智能可調溫度鞋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