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料電池車輛及動力模塊相對于燃料電池車輛的搭載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5402.4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98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片野剛司;白川努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K1/00 | 分類號: | B60K1/00;B60K1/04;B60L50/70;H01M8/04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兆陽;蘇卉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料電池 車輛 動力 模塊 相對于 搭載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燃料電池車輛及動力模塊相對于燃料電池車輛的搭載方法,燃料電池車輛具備: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空調機用的壓縮機,配置于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的下方,與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構成一體的模塊;及動力控制裝置,與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分體,配置于比壓縮機靠上方的車身,并對電動機的動作進行控制。壓縮機與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由單一的電力配線連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以燃料電池為動力源且由電動機驅動的燃料電池車輛及動力模塊相對于燃料電池車輛的搭載方法。
背景技術
由內燃機和電動機驅動的混合動力車輛具備對電動機的動作進行控制的動力控制裝置。出于從內燃機的振動的分離、包含非混合動力車輛的多個車種間的平臺的共用化的觀點,動力控制裝置載置于與內燃機不同的車身側。在混合動力車輛中,從二次電池向輔機的電力配線(電源配線)的分支部設置于動力控制裝置,空調機用壓縮機有時也通過電力配線與動力控制裝置連接(例如,日本特開2012-85481)。
動力控制裝置配置于車輛的高度方向的上方,另一方面,空調機用壓縮機是重量物并且也是振動源,因此通常多配置于內燃機的下方。因此,將內燃機搭載于車身的發動機室之后,將動力控制裝置與空調機用壓縮機通過電力配線連接的情況從作業空間的觀點出發而多伴隨著困難。另一方面,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將內燃機向發動機室搭載之前將動力控制裝置與空調機用壓縮機通過電力配線連接的情況下,必須在同時保持由電力配線連接的動力控制裝置和空調機用壓縮機這雙方的狀態下將內燃機搭載于發動機室內,存在作業效率下降的可能性。另外,該可能性不僅在發動機室位于車身的前方的情況下產生,在發動機室位于車身的后方的情況下也同樣會產生。
因此,作為將動力控制裝置與空調機用壓縮機連接的電力配線,可考慮取代單一的配線而使用將兩組的電力配線連接于動力控制裝置與空調機用壓縮機之間的作業性良好的中間位置的兩部分分割配線。在這種情況下,將裝配有與一方的電力配線連接的空調機用壓縮機的內燃機和與另一方的電力配線連接的動力控制裝置分別獨立地搭載于發動機室,將內燃機和動力控制裝置搭載于發動機室之后,將一方的電力配線與另一方的電力配線連接。
然而,在使用兩部分分割配線的情況下,雖然將動力控制裝置與空調機用壓縮機通過電力配線連接的作業的作業性提高,但是為了實現中間位置處的連接,有時需要在電力配線處為重量物并且成本比配線部分高的連接器必須額外地具備2個(一組)。由此有時會導致重量增加及成本升高。
關于將動力控制裝置與空調機用壓縮機通過電力配線連接時產生的這些情況是在燃料電池車輛中取代內燃機而在發動機室(動力源室)內搭載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或者搭載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及燃料電池時也同樣會產生的情況。而且,在燃料電池車輛中,關于在發動機室內搭載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或者搭載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及燃料電池時的電力配線的處理的效率化,到目前為止還未作出充分的研討。
發明內容
因此,在燃料電池車輛中,希望能夠同時實現在動力源室內搭載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或者搭載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及燃料電池時的作業效率和成本降低的電力配線的高效的配線。
本發明可以作為以下的形態實現。
第一形態提供一種以燃料電池為電源并由電動機驅動的燃料電池車輛。第一形態的燃料電池車輛具備: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配置于所述燃料電池車輛的車室的前方或后方;空調機用的壓縮機,配置于所述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的下方,與所述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構成一體的模塊;及動力控制裝置,通過電力配線與所述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連接,與所述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分體,配置于所述燃料電池車輛的車身側,并對所述電動機的動作進行控制,所述壓縮機未通過電力配線與所述動力控制裝置連接,所述壓縮機通過單一的電力配線與所述燃料電池用高電壓裝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540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