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伏電站智能清洗決策系統的建立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45368.0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37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 發明(設計)人: | 馮一銘;唐梓彭;楊雨;魏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楊顯儉 |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站 智能 清洗 決策 系統 建立 方法 | ||
1.一種光伏電站智能清洗決策系統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驟:
1)計算灰塵遮擋損失:采用實地監測方式,選取光伏電站中一組或多組具有代表性的光伏陣列作為對比組,在對比組周圍選取一組或多組光伏陣列作為參照組,對對比組和參照組分別進行實時發電量監測,并在實時發電量監測過程中對對比組進行定時清洗,對對比組的實時發電量監測結果與相同環境下自然積灰的參照組的實時發電量監測結果進行對比,計算得到對比組的灰塵遮擋損失率;
2)氣象預測:采用實地監測與外接氣象數據互補的方式,實時獲取電站區域氣象情況和太陽輻射情況,為發電量預測提供支持;
3)步驟1)和步驟2)結束后,進行發電量預測:根據所有光伏陣列的發電量情況,結合灰塵遮擋損失率,分別計算對比組的發電量變化情況和參照組的發電量變化情況,預測整個光伏電站在一個清洗周期內的發電能力;
4)步驟3)結束后,反饋最佳的清洗周期:收集步驟1)、步驟2)和步驟3)中所有處理結果,通過計算一個清洗周期內光伏電站總發電量收益函數與清洗成本函數之差的最大值,向電站人員反饋最佳的清洗周期,從而達到自動決策和智能清洗的目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電站智能清洗決策系統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外接氣象數據來源包括氣象數據庫和代表性氣象站,氣象數據庫外接于國家氣象部門,代表性氣象站建立在光伏電站的場區內,代表性氣象站包括太陽總輻射儀、環境溫濕度傳感器和風速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電站智能清洗決策系統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實施步驟1)之前,對光伏陣列的灰塵遮擋損失率進行一段時間的監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電站智能清洗決策系統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對比組的監測電流為A1,參照組的監測電流為A2,電流值偏差為Δ,則Δ=(A1-A2)/A2。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電站智能清洗決策系統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進行理論發電量和實際發電量計算,其中,第一天理論發電量為Q1,第n 天理論發電量為Qn,Qn= n×Qn-1/(n-1),第n天灰塵遮擋損失率為Δn,第一天實際發電量預測值為q1,第n天實際發電量預測值為qn,q1= Q1,qn= Qn ×(1-Δn),n≥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電站智能清洗決策系統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光伏電站總發電量收益函數與清洗成本函數之差為f(T, Δ),其中f(T, Δ)=(qn-C)/ T,C為固定的清洗成本,T為清洗周期,n=1時,q1采用實際監測值預測第二日至第n日的實際發電量值,并計算目標函數值,第二日起,采用算法預測值逐日迭代,更新預測趨勢,尋找函數最大值點的范圍,從而確定最佳清洗周期T的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536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