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處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觸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45048.5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567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袁蓉芳;周北海;汪少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78 | 分類號: | C02F1/78;C02F1/32;B01J23/7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處理 光催化 臭氧 接觸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水處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觸池。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工農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湖泊、水庫等水體有機物含量增高,水污染嚴重。
臭氧作為一種強氧化劑,可與水中的有機和無機化合物發生直接或間接的化學反應,被廣泛用于水的消毒、嗅味和色度的去除以及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去除。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因此需要特殊的混合技術,使臭氧與水得到充分接觸并發生反應。臭氧接觸池是指通過一定方式使臭氧擴散到處理水中,與水全面接觸并高效完成預期反應的裝置,以“隔板式”最為常見。
光催化臭氧化技術可以產生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的活性羥基自由基(·OH),可顯著提高臭氧化效果。光催化劑中,以TiO2最為常見。TiO2光催化法具有如下優點:常溫常壓下即可催化降解有機物;對污染物選擇性低,分解徹底,不產生二次污染;可去除低濃度有機污染物;顆粒比表面積大,吸附點位多,對污染物去除率高。此外,TiO2本身不具毒性,價格低廉,具有較強的抗腐蝕能力,廣泛應用于水處理領域。然而,TiO2的禁帶寬度較寬,光反應中電子與空穴較易復合,從而抑制了TiO2的光催化性能。向TiO2中摻雜金屬離子,則能夠有效改變TiO2的光催化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處理中光催化臭氧接觸池。
該臭氧接觸池包括進水口、曝氣區I、反應區I、曝氣區II、反應區II、曝氣區III、反應區III、反應區IV、反應區V、出水口、曝氣頭、尾氣破壞器和紫外燈,進水口與臭氧發生器相連,曝氣區I和進水口之間設置擋板,臭氧接觸池內沿長度方向依次設置曝氣區I、反應區I、曝氣區II、反應區II、曝氣區III、反應區III、反應區IV和反應區V,且曝氣區I、反應區I、曝氣區II、反應區II、曝氣區III、反應區III(9)、反應區IV(10)和反應區V依次由擋板隔開,出水口位于反應區V末端,反應區V設置尾氣破壞器,曝氣后臭氧通過擋板間連通孔進入反應區V,經尾氣破壞器后排出;曝氣區I、曝氣區II和曝氣區III內各設置一組曝氣頭,反應區I、反應區II和反應區III中央各設置一對紫外燈,反應區IV和反應區V內各布置兩對紫外燈,反應區內壁均附著活性炭負載Fe摻雜TiO2光催化劑。
其中,臭氧接觸池為長方體,長1460mm、寬500mm、高350mm;曝氣區I、曝氣區II和曝氣區III的長度分別為135mm、90mm和90mm,反應區I、反應區II、反應區III反應區IV和反應區V的長度分別為90mm、90mm、90mm、280mm和280mm;臭氧接觸池內擋板厚15mm,擋板與池底垂直,沿光催化臭氧接觸池長度方向平行設置,池內水呈S形流向。
曝氣頭為玻璃砂芯,曝氣頭直徑20mm、孔徑4-7μm、孔隙率30-50%,每個曝氣區內平均分布10個曝氣頭;曝氣區內三點曝氣,臭氧投加總量為2mg/L,投加比為3:3:1。
紫外燈長280mm,功率為25W。
活性炭負載Fe摻雜TiO2光催化劑采用如下方法制備:
將鈦酸四丁酯和FeCl3滴入無水乙醇中,勻速攪拌30min,制成A溶液;向無水乙醇中加入乙酸和蒸餾水,制成B溶液;將B溶液勻速滴入A溶液中,邊滴加邊攪拌,形成溶膠;將活性炭纖維用蒸餾水清洗后在pH值為4的溶液中浸泡24h,用蒸餾水清洗至中性,105℃烘干備用;將預處理后的活性炭纖維浸入制備TiO2的溶膠中15min,使其均勻負載;使用浸漬提拉鍍膜機以900μm/s的速度勻速提拉;將提拉獲得的顆粒105℃烘干,制得負載1層的負載TiO2;重復浸漬、提拉和烘干過程,得到一層以上負載的Fe摻雜TiO2;將負載型Fe摻雜TiO2置于馬弗爐中,500℃煅燒,獲得制備完成的負載型催化劑。
活性炭負載Fe摻雜TiO2光催化劑中Fe摻雜量為0.001%,負載層數為15層。
水在上述臭氧接觸池中的停留時間為15min。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科技大學,未經北京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50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