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性膠復合窗膜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44740.6 | 申請日: | 2017-03-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6905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馬輝;李凱;黃秉敦 | 申請(專利權)人: | 康得新光學膜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J7/30 | 分類號: | C09J7/30;C09J175/04;C09J175/06;C09J133/00;C09J11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窗 水性膠 安裝膠層 水性樹脂 溶劑型 有機小分子 析出 離型膜層 異氰酸酯 多元醇 膠黏劑 交聯劑 耐刮層 污染性 粘合膠 窗膜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性膠復合窗膜,從下到上依次包括:離型膜層、水性安裝膠層、第一PET層和水性耐刮層,水性安裝膠層包括10~30%的水性樹脂、1~5%的異氰酸酯、2~10%的多元醇、0.5~1.5%的交聯劑。本發明的水性膠復合窗膜由于采用水性樹脂膠黏劑相比原先的溶劑型粘合膠,污染性低、成本低,且無有機小分子析出,性能更加優于普通溶劑型窗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窗膜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性膠復合窗膜。
背景技術
隨著全球汽車銷量的日益增長,窗膜需求量也隨之增加,目前市場上的窗膜產品絕大部分均使用溶劑型黏合膠進行復合,此法生產時使用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甲苯、丁酮等溶劑,膠中含有大量有機小分子。隨著時間的推移與車內溫度變化,這些溶劑、有機小分子會逐漸析出,對車內駕乘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在目前全球綠色環保產品概念下,環保窗膜成為各大研發機構的新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性膠復合窗膜,具有耐刮、經濟、環保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性膠復合窗膜,從下到上依次包括:離型膜層、水性安裝膠層、第一PET層和水性耐刮層,所述水性安裝膠層包括10~30%的水性樹脂、1~5%的異氰酸酯、2~10%的多元醇、0.5~1.5%的交聯劑。
進一步地,水性樹脂為水性聚氨酯樹脂、水性丙烯酸樹脂或羧基丁苯膠乳液。
進一步地,異氰酸酯為異氟爾酮二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中的一種或兩種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進一步地,多元醇為聚己內酯二醇、聚碳酸酯二元醇、聚四氫呋喃二醇、聚酯多元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進一步地,水性耐刮層與第一PET層之間還設有第二PET層,所述第一PET層和所述第二PET層之間通過設置水性復合膠層進行粘結。
進一步地,水性復合膠層為單組份或雙組份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膠黏劑。
進一步地,含氟化合物為含氟(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氟化鎂、偏二氟乙烯與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及含氟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或含氟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與其他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進一步地,水性耐刮層與第一PET層之間還設有一層或多層PET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窗膜由于采用水性樹脂膠黏劑相比原先的溶劑型粘合膠,污染性低、成本低,且無有機小分子析出,性能更加優于普通溶劑型窗膜。
附圖說明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本發明水性膠復合窗膜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離型膜層,2、水性安裝膠層,3、第一PET層,4、水性復合膠層,5、第二PET層,6、水性耐刮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康得新光學膜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康得新光學膜材料(上海)有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47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