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車的電傳動機構動態測試系統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4277.5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2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3 |
| 發明(設計)人: | 宋強;柳文斌;李易庭;趙萬邦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創理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13 | 代理人: | 衛安樂 |
| 地址: | 1000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車 傳動 機構 動態 測試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動車的電傳動機構動態測試系統和方法,系統包括實時處理控制系統、測功機、測功機控制器,變速器、變速器控制器,電機、電機控制器,其中電機連接電機控制器、變速器連接變速器控制器、測功機連接測功機控制器;其中所述測功機的軸通過法蘭連接變速器的輸出軸,且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通過法蘭連接變速器的輸入軸;且所述測功機與變速器之間設有非接觸式轉速轉矩傳感器,變速器與電機之間的設有非接觸式轉速轉矩傳感器;其中電機控制器、變速器控制器、測功機控制器都通過CAN總線連接實時處理控制系統,且轉速轉矩傳感器、電流檢測傳感器都通過數據采集板卡與PXI總線連接,進而連接實時處理控制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電動車的電傳動機構動態測試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電動汽車已經逐漸進入了家庭。現有的電動汽車廠商需要對電動汽車的電傳動機構進行測試,以確保電傳動機構工作正常。現有的電動汽車的電傳動機構都包括電機、電機控制器,變速器、變速器控制器。為了測試電傳動機構,現有的測試系統都包括測功機、測功機控制器來模擬道路環境,還設有數據采集機構來采集電傳動機構的數據。在工作時,先通過測功機控制器控制對測功機工作在轉速模式下,然后控制被測試的電傳動機構的電機控制器、變速器控制器來控制電機、變速器工作,并實時通過數據采集機構來接收電傳動機構的工作參數。
但是現有的電傳動測試系統都只能進行靜態測量,無法進行實際行駛下的動態測試。由于在實際行駛時,車輛的負載會隨著車速變化,這樣導致靜態測試的測試結果的精度和實時性無法獲得保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電傳動測試系統無法進行動態測試導致測試結果的精度和實時性無法獲得保證的問題,本發明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更為合理的電動車的電傳動機構動態測試系統和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電動車的電傳動機構動態測試系統,包括實時處理控制系統、測功機、測功機控制器,變速器、變速器控制器,電機、電機控制器,其中電機連接電機控制器、變速器連接變速器控制器、測功機連接測功機控制器;其中所述測功機的軸通過法蘭連接變速器的輸出軸,且電機的動力輸出軸通過法蘭連接變速器的輸入軸;且所述測功機與變速器之間設有非接觸式轉速轉矩傳感器,變速器與電機之間設有非接觸式轉速轉矩傳感器;其中電機控制器、變速器控制器、測功機控制器都通過CAN總線連接實時處理控制系統,且轉速轉矩傳感器、電流傳感器都通過數據采集板卡與PXI總線連接,進而連接實時處理控制系統;
所述控制模塊包括:車速模擬單元、負載模擬單元、輸出控制單元;其中所述車速模擬單元用于根據測功機與變速器之間轉速轉矩傳感器、變速器與電機之間的轉速轉矩傳感器的值以及車輛模型確定車輛的實際速度;所述負載模擬單元用于根據車輛的實際速度和車輛模型確定車輛對應的負載值;所述輸出控制單元用于根據車輛對應的負載值控制所述測功機控制器控制測功機模擬負載;所述控制模塊通過CAN控制器及CAN總線連接測功機控制器、變速器控制器、電機控制器。
其中,所述測功機控制器連接測功機的電路上設有用于檢測測功機控制器輸出電流的電流檢測傳感器,且電機連接電機控制器的電路上設有用于檢測電機控制器輸出電流的電流檢測傳感器;其中所述兩個電流檢測傳感器都通過PXI總線連接實時處理控制系統。
其中,所述控制模塊還包括解耦單元,所述解耦單元用于根據測功機控制器和電機控制器的輸出電流進行解耦。
其中,還包括數據采集系統,所述數據采集系統包括采集板卡、PXI總線,所述采集板卡連接兩個電流檢測傳感器、兩個轉速轉矩傳感器,并通過PXI總線連接實時處理控制系統。
同時,本發明實施例還提出了一種電動車的電傳動機構動態測試方法,包括:通過電機13的動力輸出軸的轉速轉矩傳感器5、電機13連接電機控制器11的電路上設有用于檢測電機控制器11輸出電流的電流檢測傳感器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427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