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冷壓球團復合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3444.4 | 申請日: | 2017-03-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21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嚴禮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臻焱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244 | 分類號: | C22B1/244;C22B1/2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李鑫 |
| 地址: | 400082***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冷壓球團 復合 粘合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冷壓球團復合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由丙烯酸聚合物、聚酯類高分子、聚醚多元醇、交聯劑、纖維素類高分子、增粘劑、堿性增氧劑、硼砂和活性氧化鉬混合而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冷壓球團復合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減少了球團內部的蒸汽壓,提高了生球爆裂溫度,使返礦明顯減少,產量提高,成品球抗壓強度大;既可單獨使用,亦可以與膨潤土搭配使用,提高了球和成品球團的抗壓強度,不僅提高球團礦含鐵品位,同時并解決了使用有機粘合劑制備的球團熱穩定性差、強度低等問題,燃耗降低,排渣下降,具有明顯的節能增產的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明涉及鐵礦粉、含鐵粉塵及污泥的預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冷壓球團復合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鋼鐵產量已連續多年保持高速增長,成為世界鋼鐵大國。伴隨而來的環保問題也日益突出,我國鋼鐵企業所產生工業廢棄物的污染已越來越嚴重地影響到所在地周邊的環境,并開始制約企業自身的發展。因此,消除工業廢棄物污染、實現清潔生產、特別是處理生產各工序產生的各種粉塵等工業廢棄物是今后我國鋼鐵工業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
將煉鋼粉塵冷固結成型后再進入回轉窯燒結,實現資源回收利用,既減少了環境污染,降低了能源消耗,冷固結成型工藝是將鋼鐵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粉塵,添加適當的粘合劑,經過混勻后,在一定壓力下,使混勻料受壓成為一定形狀、尺寸、密度和強度的塊狀物料,再經過相應的低溫干燥(<300℃)固結,使之成為具有較高強度的團塊。該團塊可以用作高爐冶煉的原料和轉爐冶煉的冷卻劑,也可以用作直接還原和熔融還原的原料使用。
現有技術的缺陷:目前冷固結成型主要采用的粘合劑分為膨潤土和有機粘合劑,膨潤土粘合劑應用成熟,價格較低,但其燒殘率高,嚴重降低了球團礦含鐵品位,增加了高爐煉鐵冶煉的渣量,使高爐系數下降,燃耗上升;有機粘合劑粘接效果好,用量少,但其價格高,應用上不成熟,致命缺點是有機粘結劑在升溫預熱焙燒過程中會發生氧化、分解等反應,產生的熱應力會破壞預熱球結構,造成預熱球強度很低,同時也帶來環保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冷壓球團復合粘合劑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既能滿足球團生產要求,提高球團熱態強度和熱穩定性,又要降低球團生球爆裂率,達到提高球團礦鐵品位,同時提高高爐系數的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冷壓球團復合粘合劑,關鍵在于由以下質量份數的原料組成:丙烯酸聚合物26-45份、聚酯類高分子38-53份、聚醚多元醇12-18份、交聯劑12-18份、纖維素類高分子15-21份,增粘劑8-14份、堿性增氧劑2-6份,硼砂3-8份,活性氧化鉬7-12份。
優選的,所述原料的質量份數為:丙烯酸聚合物28份,聚酯類高分子44份、聚醚多元醇13份、交聯劑13份、纖維素類高分子16份,增粘劑9份、堿性增氧劑3份,硼砂6份,活性氧化鉬11份。
優選的,所述丙烯酸聚合物采用以下方法獲得:將摩爾比為1:1.1~1.5丙烯酸酯與含有羧基的不飽和單體投入反應釜,并加入催化劑I,所述催化劑I與二元醇的質量比為0.1:100,混合均勻后,通入高純氮氣鼓泡除氧20-60min,然后將反應釜的溫度升至50-100℃,進行聚合反應,持續反應5-10h,得到丙烯酸聚合物,所述丙烯酸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為30萬~80萬。
優選的,丙烯酸酯為丙烯酸酯乙酯、丙烯酸丁酯或丙烯酸2-乙基己酯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混合物,所述單體為乙酸乙烯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催化劑I為偶氮二異丁腈ABIN或偶氮二異庚腈。
優選的,所述聚酯高分子采用以下方法獲得:將摩爾比為1:1.1~1.8的二元羧酸與二元醇投入反應釜,并加入催化劑II,所述催化劑II與二元醇的質量比為0.1:100,在常壓下攪拌,同時升溫到150-240℃,在此溫度下,持續反應3-7小時并利用冷凝管除去反應生成的水;然后,通入氮氣,在低壓(0.010MPa)下,繼續反應約3-6小時,得到聚酯高分子,重均分子量為25000~450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臻焱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臻焱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34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