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環形電機的共軸雙向雙螺旋槳裝置及其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3084.8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154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凱;孫劍;徐飛;黃佳彩;蔣慶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H5/10 | 分類號: | B63H5/10;B63H21/17;B64C11/48;B64D27/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會俠 |
| 地址: | 71004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環形 電機 雙向 雙螺旋 裝置 及其 實現 方法 | ||
1.一種基于環形電機的共軸雙向雙螺旋槳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稱設置在螺旋槳兩側結構相同的第一環形電機(3)和第二環形電機(4),第一環形電機(3)和第二環形電機(4)均包括空心環狀的電機定子(1),電機定子(1)內端部上均勻的纏繞著多個線圈(13),電機定子(1)的環形內壁與軸承(5)外環固連;電機定子(1)的對稱軸與軸承(5)的對稱軸重合;電機轉子(2)分為環狀結構和固連在環狀結構內的筒狀結構兩部分,筒狀結構從軸承(5)的中心穿過,且與軸承(5)的內環固連,電機轉子(2)的環狀結構平行于電機定子(1)纏繞線圈的平面,且內壁上鑲嵌有磁片(14),電機轉子(2)環狀結構和筒狀結構的對稱軸與電機定子(1)和軸承(5)的對稱軸重合;H型結構支架(11)的中心從電機轉子(2)和軸承(5)的中心穿過,且與電機定子(1)的外端部固連,且H型結構支架(11)為中空結構,導線可從中穿過;所述第一環形電機(3)和第二環形電機(4)旋轉軸延長線相互重合;
第一環形電機(3)的電機轉子(2)的環形結構外壁與第一螺旋槳(7)固連,第二環形電機(4)的電機轉子(2)的環形結構外壁與第二螺旋槳(8)固連,H型結構支架(11)的中心穿過第一螺旋槳(7)和第二螺旋槳(8)的中部,將第一螺旋槳(7)和第二螺旋槳(8)分為對稱的兩部分,所述第一螺旋槳(7)與第二螺旋槳(8)的旋轉方向相反;第一環形電機(3)通過電機驅動導線與第一電機驅動模塊(9)相連,第二環形電機(4)通過電機驅動導線與第二電機驅動模塊(10)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環形電機的共軸雙向雙螺旋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定子(1)和電機轉子(2)均為空心結構,使得H型結構支架(11)能夠從中穿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環形電機的共軸雙向雙螺旋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轉子環形結構上嵌有磁片(14),磁片(14)沿圓周方向均勻排列,電機轉子(2)筒狀結構與軸承(5)的內環固連,電機轉子(2)能夠隨軸承(5)的旋轉而旋轉。
4.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基于環形電機的共軸雙向雙螺旋槳裝置實現旋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第一電機驅動模塊(9)通過電機驅動導線給第一環形電機(3)的電機定子(1)上的線圈(13)通入電流,線圈(13)產生磁場并驅動電機轉子(2)旋轉,電機轉子(2)帶動第一螺旋槳(7)旋轉;
步驟2:與步驟1同步啟動,第二電機驅動模塊(10)通過電機驅動導線給第二環形電機(4)的電機定子(1)上的線圈(13)通入電流,線圈(13)產生磁場并驅動電機轉子(2)旋轉,電機轉子(2)帶動第二螺旋槳(8)旋轉,且旋轉方向與第一螺旋槳(7)的旋轉方向相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308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力線路桿塔通風管緊固裝置
- 下一篇:支臂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