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2268.2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40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廣明;李一帆;李玉璽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廣明 |
| 主分類號: | F03B13/18 | 分類號: | F03B13/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賈東東 |
| 地址: | 462300 河南省漯河市***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撞擊 波浪 發電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發電單元,發電單元包括漂浮物以及與漂浮物連接撞擊軌道,撞擊軌道上設有沿軌道滑動的撞擊件,撞擊軌道的至少一端設有發電機,發電機為在撞擊件撞擊下發電的壓電發電機或直線發電機,相鄰兩個發電單元之間活動連接,發電單元之間活動連接,保證發電單元之間即可通過相互拉扯增加彼此的擺動能量,同時又可相對獨立運動進行發電工作,提高波浪能收集效率,本裝置結構簡單,對于制造、安裝以及后期的維修維護均比較方便,而且裝置均由常規結構和常規加工方法制作,成本低廉,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傳統原油、煤礦的開采使用,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為了緩解環境壓力,解決傳統能源逐漸枯竭的問題,新能源的開發十分必要。全球可利用的波浪能達到20億千瓦,比目前世界發電總量還多,我國擁有廣闊的海洋資源,波浪能在沿海地區十分豐富,是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亟需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收集波浪能比較高效的波浪發電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且收集波浪能比較高效的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技術方案1: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發電單元,發電單元包括漂浮物以及與漂浮物連接撞擊軌道,撞擊軌道上設有沿軌道滑動的撞擊件,撞擊軌道的至少一端設有發電機,所述發電機為在撞擊件撞擊下發電的壓電發電機或直線發電機,相鄰兩個發電單元之間活動連接。
技術方案2:在技術方案1的基礎上,所述相鄰兩個發電單元通過連接兩個發電單元的漂浮物的連接件活動連接。
技術方案3:在技術方案2的基礎上,所述連接件能夠伸縮。
技術方案4:在技術方案3的基礎上,所述連接件為彈簧。
技術方案5:在技術方案1-4任意一項的基礎上,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還包括一端與所述發電單元連接、另一端相對陸地固定的拉線。
技術方案6:在技術方案5的基礎上,所述拉線的一端通過錨固定于海底。
技術方案7:在技術方案6的基礎上,所述拉線的長度不小于海底到最高漲潮水面之間的距離。
技術方案8:在技術方案6或7的基礎上,所述拉線上串連有拉伸彈簧。
技術方案9:在技術方案5的基礎上,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的前、后兩端均連接有所述拉線,拉線分別從前、后兩個方向對其拉拽。
技術方案10:在技術方案9的基礎上,撞擊式波浪發電裝置的前、后兩端的拉線均有兩條,且兩條拉線分別從左、右兩個方向對其拉拽。
技術方案11:在技術方案1-4任意一項的基礎上,所述發電單元還包括直筒,直筒的圓柱形內壁構成所述撞擊軌道,所述撞擊件為球體。
技術方案12:在技術方案11的基礎上,所述撞擊軌道靠近兩端部的軌道內壁上設有防止撞擊件在軌道一端上升到最高點之前下滑的防滑層。
技術方案13:在技術方案11的基礎上,所述漂浮物將直筒密封包裹在漂浮物內部。
技術方案14:在技術方案1-4任意一項的基礎上,所述壓電發電機或直線發電機與撞擊件之間還設有將來自撞擊件的撞擊力傳遞給壓電發電機或直線發電機的受撞件。
技術方案15:在技術方案14的基礎上,所述受撞件上還連接有提供朝向撞擊件的作用力的復位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廣明,未經李廣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22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零轉彎半徑運行的萬向車輪
- 下一篇:一種兩自由度車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