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41707.8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937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周龍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市新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37/06 | 分類號: | A47J37/06;A47J43/04;A47J43/07;A47J4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1015 福建省廈門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番薯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人類對飲食的習慣已從原有大魚大肉轉變成偏向五谷雜糧。番薯作為五谷雜糧其中一種,其口感純正,營養價值豐富,常被加工成綠色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番薯在加工前需要將其蒸熟后通過揉捏使其變成糊狀,然后通過烘培箱的烘培加工,制成食品,現有技術中對于對于蒸熟后番薯的揉捏打碎均是通過人力手動操作,其過程較為繁瑣費力,且通過手動操作食品衛生無法保障,同時,烘培加工添料過程中通過人力操作添加,不僅速度緩慢,人力操作成本加大且工作效率及其低下,對于一些加工廠而言,根本無法滿足現有需要,存在較大弊端,需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加工裝置,包括橫架以及烘培箱,所述橫架與所述烘培箱之間設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頂端面設有多個模具,所述橫架前端面設有左右延展設置的滑接槽,所述滑接槽內滑接配合有導位塊,所述導位塊前側端面設有的盛料桶,所述盛料桶頂部設有添料部,所述盛料桶內部上下逐一設有第一容納腔、斗狀腔和第二容納腔,所述第一容納腔后側所述盛料桶內設有調控倉,所述第一容納腔內設有前后延展設置的轉筒,所述轉筒前后兩側末尾均設有分別向前后兩側延展設置的轉接軸,所述轉接軸向后側延展段穿透所述盛料桶壁體并探入所述調控倉內,所述轉接軸探入所述調控倉內的末尾處設有第一齒圓輪,所述轉筒內部中部處設有向前后兩側延展并逐一穿透所述轉接軸和所述第一齒圓輪的通連孔,所述通連孔內設有第一螺狀桿,所述第一螺狀桿后側末尾與所述調控倉內的后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螺狀桿前側末尾與所述第一容納腔內的前側內壁固定連接,所述轉筒上下兩側均設有內側與所述通連孔通連的通連槽,所述通連槽內設有滑接配合連接的滑接塊,所述滑接塊中部處與所述第一螺狀桿螺狀紋配合連接,所述第一齒圓輪上方的所述調控倉內設有與所述第一齒圓輪頂部咬合連接的第二齒圓輪,所述第二齒圓輪后側端與第一電轉機連接,所述第二容納腔內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插接裝置和第二插接裝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橫架內設有多排擋板,所述擋板之間設有供給區,所述供給區挨近所述橫架一側的中部處設有與所述橫架固定連接的傳接部,所述傳接部內頂部設有開口,所述開口底部的所述傳接部內設有傳接槽,所述傳接槽底部與所述傳送帶頂端面的所述模具靠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導位塊內設有螺狀紋配合連接且沿所述滑接槽左右延展設置的第二螺狀桿,所述第二螺狀桿一側末尾與電轉機連接,另一側與所述滑接槽內側壁旋動配合連接,所述導位塊與所述滑接槽內底壁之間設有軌槽。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轉接軸與所述盛料桶內壁體接合處旋動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滑接塊上下兩側均設有探入所述第一容納腔內的攪碎扇片。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插接裝置和第二插接裝置均由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腔內的前側壁內的第一插進槽、設置在所述第二容納腔內的后側壁內且與所述第一插進槽相應設置的第二插進槽、與所述第一插進槽和所述第二插進槽滑接配合連接的插進板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二插進槽后側內壁上的第二電轉機湊成,所述插進板挨近所述第二插進槽一側內設有螺狀紋孔,所述螺狀紋孔內設有螺狀紋配合連接的第三螺狀桿,所述第三螺狀桿后側端與所述第二電轉機旋動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容納腔底部的所述盛料桶上設有向下延展設置的導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 通過第一容納腔后側盛料桶內設調控倉,第一容納腔內設前后延展設置的轉筒,轉筒前后兩側末尾均設分別向前后兩側延展設置的轉接軸,轉接軸向后側延展段穿透盛料桶壁體并探入調控倉內,轉接軸探入調控倉內的末尾處設第一齒圓輪,轉筒內部中部處設向前后兩側延展并逐一穿透轉接軸和第一齒圓輪的通連孔,通連孔內設第一螺狀桿,第一螺狀桿后側末尾與調控倉內的后側內壁固定連接,第一螺狀桿前側末尾與第一容納腔內的前側內壁固定連接,轉筒上下兩側均設內側與通連孔通連的通連槽,通連槽內設滑接配合連接的滑接塊,滑接塊中部處與第一螺狀桿螺狀紋配合連接,從而實現由第一電轉機的正反轉控制滑接塊以及滑接上的攪碎扇片左右移動,從而提高攪拌面積以及攪拌均勻度,提高攪拌的工作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市新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市新嵐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17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