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用于粉末樹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統及實現脫附液減量化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40991.7 | 申請日: | 2017-03-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56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施鵬;張曉;丁新春;李愛民;戴建軍;彭祥;曹勛;李冬梅;李寅森;唐佳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大學;南京大學鹽城環保技術與工程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28 | 分類號: | 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蔣海軍 |
| 地址: | 21002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用于 粉末 樹脂 再生 固定床 系統 實現 脫附液減 量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粉末樹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統及實現脫附液減量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固定床主體再生反應器,固定床主體再生反應器頂部設置有進氣口并與風機相連,內部設置有穿孔布水管、樹脂床層、曝氣管和樹脂分離器,底部開設有樹脂排出口和脫附液排出口;固定床主體再生反應器的側壁上設置有再生液管;再生液儲備罐底部的再生液出口管與再生液管相連通,脫附液排出口與脫附液儲備罐上部的脫附液進口管相連,脫附液儲備罐底部的脫附液儲罐出口管與再生液管相連。本發明不僅可以防止粉末樹脂再生時產生的機械破碎,還可以縮短粉末樹脂的再生時間,提高再生效率,降低脫附液產量,適用于粉末樹脂大規模應用的再生系統。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粉末樹脂再生領域,更確切地說,涉及一種適用于粉末樹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統及實現脫附液減量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進一步加劇,在給水、各類廢水及生化尾水的深度處理中,粉末樹脂逐漸得到了應用。粉末樹脂在凈化水質時,除了能有效去除等有機物,大大降低消毒副產物的生成,還能對氨氮、總磷、氟離子、嗅離子、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有較好的去除。
由于我國水源地遭到重大污染,很多地方水源地無法達到地表Ⅲ類水標準,許多自來水廠都采用了深度處理工藝,確保出水水質達到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將各類生化尾水進行深度處理可極大減少廢水排放對自然水生生態系統的影響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時將深度處理后的中水進行回用可極大減少廢水排放量及工業耗水量,這些舉措均符合國家可持續性發展的要求,有利于提高高耗水工業行業的發展,對社會、經濟及自然環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義。
傳統的樹脂固定床再生系統,僅適用于大孔徑的樹脂,而對于粉末樹脂來說,由于其粒徑較小,樹脂間孔隙率小,樹脂再生液通過時樹脂床層時會由于阻力過大而導致再生液無法穿過樹脂層。目前工業應用的粉末樹脂的再生主要是將待再生的樹脂和再生液按一定體積比進行完全混合再生,然后將再生過程中產生的脫附液外排處置。在此過程中,機械混合不僅導致粉末樹脂的機械破碎,同時再生效率較低,并且外排脫附液增加了處置的難度,并且脫附液中殘留了許多沒有充分利用的再生劑。對于規模較大的飲用水和市政污水的深度凈化過程,如何選擇更加適合的再生條件以及減少脫附液產量成為目前粉末樹脂技術廣泛應用的一個瓶頸。
經檢索,中國專利申請號:2011104268701,申請日:2011年12月19日,發明名稱:一種粉體樹脂脫附再生反應器,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粉體樹脂脫附再生反應器。它包括反應器、樹脂分離器、脫附液儲槽、再生樹脂輸送系統;樹脂分離器的一端連接有脫附液排出管,所述脫附液排出管的另一端與脫附液儲槽循環管水射器的吸入口連接,所述脫附液儲槽循環管水射器安裝于脫附液儲槽循環管上,脫附液儲槽循環管上端出口與脫附液儲槽連通,下端出口通過脫附液儲槽循環泵與脫附液儲槽連通;再生樹脂輸送系統包括全混式樹脂反應器、全混式樹脂反應器循環管、全混式樹脂反應器循環管水射器和全混式樹脂反應器循環泵。本申請案可與各種針對該類樹脂的反應器相配套,充分發揮該類樹脂的優勢,并實現樹脂反應裝置的樹脂連續分離再生運行,但該申請案通過攪拌器實現樹脂再生,再生效率較低,仍需要進一步改進。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如何在保證粉末樹脂再生效率以及防止機械破碎的前提下,進一步減少粉末樹脂技術在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脫附液量,成為該技術應用的一個難題。
發明內容
1.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粉末樹脂在流化床反應器中容易造成機械破碎并且再生效率不高,產生的脫附液處理困難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粉末樹脂再生的固定床系統及實現脫附液減量化的方法,通過采用固定床再生反應器,減少了粉末樹脂在再生過程中產生的機械磨碎,還可以縮短粉末樹脂的再生時間,提高再生效率,并且通過脫附液套用方式降低脫附液產量,降低了投資運行成本,適用于粉末樹脂大規模應用的再生系統。
2.技術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大學;南京大學鹽城環保技術與工程研究院,未經南京大學;南京大學鹽城環保技術與工程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409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