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纏繞管式LNG中間介質氣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9666.9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130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31 |
| 發明(設計)人: | 韓輝;王碩;李玉星;王武昌;董龍飛;孫崇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主分類號: | F17C7/04 | 分類號: | F17C7/04;F28D7/08;F28F21/08;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26658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纏繞 lng 中間 介質 氣化 | ||
1.一種纏繞管式LNG中間介質氣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通過連接管連通;
所述的第一殼體為LNG氣化器,所述的LNG氣化器采用單股流繞管式換熱器結構,進行低溫LNG與中間介質飽和蒸汽的換熱過程;
所述的第二殼體為以海水作為熱源的加熱器,所述的加熱器采用雙股流繞管式換熱器結構,實現中間介質氣化和LNG氣體加熱升溫過程;
所述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運行時,熱源海水走殼程,LNG走管程,中間介質在第一殼體內走殼程,在第二殼體內走管程;
所述的LNG氣化器包括第一筒體、芯筒I和傳熱管束I,所述的芯筒I和傳熱管束I設于第一筒體的內部;所述的第一筒體的頂部設有管側流體出口I,所述的第一筒體的底部設有管側流體進口I,所述的第一筒體的一側設有殼側流體進口I,飽和的中間介質蒸氣從殼側流體進口I處進入殼側,在殼側自上至下與傳熱管束內部的LNG交換熱量;所述的第一筒體的另一側設有殼側流體出口I;所述的殼側流體進口I上設有分配器;
所述的加熱器包括第二筒體、芯筒II、傳熱管束II和傳熱管束III,所述的芯筒II、傳熱管束II和傳熱管束III設于第二筒體的內部;所述的第二筒體的頂部設有殼側流體進口II,所述的第二筒體的底部設有殼側流體出口II,所述的第二筒體的一側設有管側流體進口III和管側流體出口II,所述的第二筒體的另一側設有管側流體進口II和管側流體出口III;
所述的管側流體進口III設于管側流體出口II的下側,所述的管側流體出口III設于管側流體進口II的上側;
所述的管側流體出口I通過連接管I與管側流體進口II連通,所述的殼側流體出口I通過連接管III與管側流體進口III連通,所述的殼側流體進口I通過連接管II與管側流體出口III連通;
所述的連接管I上設有三通管路,所述的連接管I的一條支路上設有閥門I,所述的連接管I的另一條支路上設有閥門II;所述的連接管III上設有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纏繞管式LNG中間介質氣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筒體的內部縱向設有芯筒I,所述的傳熱管束I呈單股式繞在芯筒I的外側形成單股流繞管式結構;所述的傳熱管束I的一端與管側流體出口I連通,所述的傳熱管束I的另一端與管側流體進口I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纏繞管式LNG中間介質氣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筒體和芯筒I采用合金鋼材質制成,所述的傳熱管束I采用不銹鋼材質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纏繞管式LNG中間介質氣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筒體的內部縱向設有芯筒II,所述的傳熱管束II和傳熱管束III呈雙股式繞在芯筒II的外側形成雙股流繞管式結構;所述的傳熱管束II的一端與管側流體出口II連通,所述的傳熱管束II的另一端與管側流體進口II連通;所述的傳熱管束III的一端與管側流體出口III連通,所述的傳熱管束III的另一端與管側流體進口III連通;所述的傳熱管束II和傳熱管束III的長度不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纏繞管式LNG中間介質氣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筒體、芯筒II、傳熱管束II和傳熱管束III采用純鈦或鈦合金材質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未經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9666.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分類裝置用攝像頭的調節裝置
- 下一篇:水管漏水監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