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葉蠟石粉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39106.3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834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蘇月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皓翔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K9/10 | 分類號: | C08K9/10;C08K9/06;C08K9/04;C08K9/02;C08K3/34;C08L23/12;C08L27/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納祺律師事務所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寶 |
| 地址: | 323904 浙江省麗水市青***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葉蠟石粉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改性葉蠟石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體步驟:
步驟一、制粉:將葉蠟石加入雷蒙機,分級機設置為750r/min,磨制60-120min,經雷蒙機加工后得到的葉蠟石細粉,經超細加工及分級系統分級,使通過的葉蠟石細粉粒徑為800目以下;
步驟二、煅燒:用真空輸送機將葉蠟石細粉從雷蒙機中移至間接式煅燒回轉窯中進行煅燒,煅燒溫度800-1100℃,煅燒60-90min,然后冷卻至室溫,獲得含水率為1-2%的葉蠟石細粉;
步驟三、包覆:將50g葉蠟石細粉加入到500g去離子水中,攪拌分散,升溫至60-75℃,用5wt%稀鹽酸將此懸浮液的pH值調至8.5-9.5,然后以0.1-0.3mL/min的速度滴加3wt%硅酸鈉溶液250ml,同時用稀鹽酸維持懸浮液的pH值恒定,硅酸鈉溶液滴加完畢攪拌30-45min,進行過濾、干燥、烘干,在550-650℃煅燒1-2h,便得到包覆葉蠟石粉;
步驟四、添加改性劑:將包覆葉蠟石粉移至高速混合機中,再將改性劑投入高速混合機中,包覆葉蠟石粉:改性劑質量比=9:1,開機攪拌混合,在100-110℃溫度下混合,混合轉速4000-5000r/min,混合30-50min,獲得改性葉蠟石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葉蠟石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改性劑是硅烷偶聯劑和鈦酸酯偶聯劑的復配物,所述硅烷偶聯劑選自環己胺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己二胺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縮水甘油醚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種;所述鈦酸酯偶聯劑選自異丙基三(十二烷基苯磺酰)鈦酸酯、異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鈦酸酯或異丙基三(月桂基-肉豆蔻基)鈦酸酯中的一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改性葉蠟石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聯劑和鈦酸酯偶聯劑的復配物中硅烷偶聯劑和鈦酸酯偶聯劑的質量比為2:3-5:3。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一種改性葉蠟石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三對葉蠟石細粉進行包覆前先進行酸化處理,將步驟二得到的葉蠟石細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丙酸鈉、硅烯醇醚加入攪拌機中進行攪拌得到葉蠟石細粉混合物,再將50wt%稀硫酸緩慢加入上述葉蠟石細粉混合物中進行酸化處理,將酸化后的葉蠟石細粉混合物輸送到回轉式烘干爐內焙燒,得到酸化處理葉蠟石細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改性葉蠟石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蠟石細粉、羥丙基甲基纖維素、丙酸鈉、硅烯醇醚的含量分別為93-97重量份、0.02-2重量份、0.01-3重量份和0.2-0.5重量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改性葉蠟石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蠟石細粉混合物和稀硫酸的質量比=7-9:0.5-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改性葉蠟石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式烘干爐內焙燒溫度控制在350-550℃,焙燒時間為2-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皓翔礦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皓翔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910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塑用阻燃型鋁顏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蓄冷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和冷敷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