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桻子工夫紅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39098.2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97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向宏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恩施三根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夫 紅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桻子工夫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a.采茶:從茶樹兜、主干上采下桻子茶,長為7cm的三葉一槍、長為5cm的兩葉一槍、長為3cm的一葉一槍的鮮嫩莖葉;用竹籃盛裝,不得損傷外形;b.攤青:將鮮葉輕攤放在攤青室內,鮮葉攤放為厚度2-5cm,鮮葉攤放700—800g/m2,攤放時間4-8h,攤青室內溫度為18℃-22℃,攤放至縮水15%-20%,葉質變軟,發出清香為適度;c.萎凋:桻子茶經過攤青后,移入萎凋槽冷熱風交替萎凋,萎凋槽10平方米,攤葉厚度為5-8cm,每個萎凋槽放置30斤,熱風控制在50℃,與冷風交替食用,平均溫度控制在30℃,三葉一槍萎凋3h,二葉一槍萎凋2.5h,一葉一槍萎凋2h,然后停止冷熱風攤涼1小時;冷熱風交替萎凋后再進行第二次萎調,在29℃下攤葉厚度為5-8cm,三葉一槍萎凋5h,二葉一槍萎凋4h,一葉一槍萎凋3h,每1h翻動一次,使萎凋程度均勻一致,鮮葉含水量至63%,鮮葉減重量35%;d.做青:將萎凋后的桻子茶放入竹筐中做青30分鐘,堆葉厚度為20-25cm;e.揉捻:將做青后的桻子茶經手工做形,用手掌順同一個方向精細輕-重-輕的揉捻成條形,揉捻均勻,一次茶揉捻時間為30分鐘,制成茶胚,通過揉捻破損茶葉細胞組織,細胞破壞率達45%,同時讓葉片水分重新分布以保證外形完整,溢出茶汁,增強了茶葉的清香濃郁;f.發酵:將茶葉置于竹筐中用濕潤的棉紗布覆蓋在竹筐上,棉紗布濕潤度以不滴水為適宜,平躺放置,發酵時間不少于6h,每2h翻動1次,期間不少于3次;g.高溫烘焙:把揉捻后的茶葉進行高溫烘焙,共分兩次烘焙,1次烘焙溫度為110℃-120℃,烘焙時間為45分鐘;每15-20分鐘翻動一次,期間翻動不少于2次;2次烘焙溫度90℃-95℃,烘培時間為25分鐘,當茶葉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即制成成品茶。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桻子工夫紅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a.采茶:從茶樹兜、主干上采下桻子茶,長為7cm的三葉一槍、長為5cm的兩葉一槍、長為3cm的一葉一槍的鮮嫩莖葉;茶農須在晴天或陰天無露水,上午8—11時及下午2-4時手工精細采摘,在手提竹籃里盛裝,竹籃分三個隔斷,分三種型號小心輕放,在竹籃里順方向依次排列整齊,竹筐運輸,不得攪亂順序,不得混裝型號,不得損傷外形;b.攤青:將鮮葉按照采摘擺放的順序,依次細心的從竹筐里拿出,輕攤放在攤青室內,鮮葉攤放為厚度2-5cm,鮮葉攤放700—800g/m2,攤放時間4-8h,攤青室內溫度為18℃-22℃,攤放至縮水15%-20%,葉質變軟,發出清香為適度;與常規名優茶攤青不同的是厚度要薄,細心拿出,小心輕放,時間要長,不得隨意攤撒,須按順序,排列整齊,不傷葉片;c.萎凋:桻子茶經過攤青后,移入萎凋槽冷熱風交替萎凋,萎凋槽10平方米,攤葉厚度為5-8cm,每個萎凋槽放置30斤,熱風控制在50℃,與冷風交替食用,平均溫度控制在30℃,三葉一槍萎凋3h,二葉一槍萎凋2.5h,一葉一槍萎凋2h,然后停止冷熱風攤涼1小時;冷熱風交替萎凋后再進行第二次萎調,在29℃下攤葉厚度為5-8cm,三葉一槍萎凋5h,二葉一槍萎凋4h,一葉一槍萎凋3h,每1h翻動一次,使萎凋程度均勻一致,將鮮葉萎凋至葉面失去光澤,葉色由鮮綠變為暗綠,無枯芽、焦邊、葉子泛紅現象;葉質柔軟,摩擦葉片無響聲,手握成團,松手時葉子不易彈散,嫩莖梗折而不斷;青草氣部分消失,略顯清香;鮮葉含水量至63%,鮮葉減重量35%;d.做青:將萎凋后的桻子茶放入竹筐中做青30分鐘,堆葉厚度為20-25cm;做青能適當調節萎凋過程中水分蒸發和內含物自體分解,為了保障桻子茶形體完好不受損傷,采用晾青,晾青又稱靜置、等青、攤青,在晾青過程中,做青葉處于相對停止狀態,葉片繼續蒸發水分,葉片失水多,梗里失水少,葉片又呈凋萎狀態,稱為退青,在做青過程中,葉片進行著萎凋的化學變化,綠色逐漸減退,邊緣部位逐漸變紅,當葉子呈現邊緣紅,中間青,葉脈透明,形狀如湯匙,外觀硬挺,手感柔軟,散發出濃郁的蘭花香,便是做青適度;e.揉捻:將做青后的桻子茶經手工做形,用手掌順同一個方向精細輕-重-輕的揉捻成條形,揉捻均勻,一次茶揉捻時間為30分鐘,制成茶胚,通過揉捻破損茶葉細胞組織,細胞破壞率達45%,同時讓葉片水分重新分布以保證外形完整,溢出茶汁,增強了茶葉的清香濃郁;f.發酵:將茶葉置于竹筐中用濕潤的棉紗布覆蓋在竹筐上,棉紗布濕潤度以不滴水為適宜,平躺放置,發酵時間不少于6h,每2h翻動1次,期間不少于3次;所述發酵將茶葉置于半封閉的容器中采取半封閉發酵,發酵中所需要的濕度是靠本身青葉的水份回流保證濕度;g.高溫烘焙:把揉捻后的茶葉進行高溫烘焙,共分兩次烘焙,1次烘焙溫度為110℃-120℃,烘焙時間為45分鐘;每15-20分鐘翻動一次,期間翻動不少于2次;2次烘焙溫度90℃-95℃,烘培時間為25分鐘,當茶葉含水量控制在5%以下即制成成品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恩施三根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恩施三根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909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