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點膠機針頭Z向校準裝置及針頭自動校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8546.7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2467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強;任工昌;李大軍;山旭;曹愿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5C5/02 | 分類號: | B05C5/02;G01B21/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濤 |
| 地址: | 710021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點膠機 針頭 校準 裝置 自動 方法 | ||
1.一種點膠機針頭Z向校準裝置,包括浮動針座組件(1)、位移檢測模塊(2)、連接板(3)與Z向進給系統(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動針座組件(1)包括位于底端的針頭(16),針頭(16)與針芯(11)連接,針芯(11)與芯筒(12)采用滑動配合連接,芯筒(12)的頂部連接有上限位環(14),芯筒(12)的底部連接有下限位環(15),在芯筒(12)的內孔處安裝有復位彈簧(13),所述的芯筒(12)安裝在連接板(3)上,所述的位移檢測模塊(2)安裝在連接板(3)上并位于浮動針座組件(1)上部,連接板(3)安裝在所述的Z向進給系統(4)的工作臺上,浮動針座組件(1)與連接板(3)采用錐面定位和連接;
所述的針芯(11)從連接針頭(16)一端,依次包括導向段(111)、臺肩(112)、連接段(113),導向段(111)的直徑大于連接段(113)的直徑,在導向段(111)下端設有軸向孔(114),在連接段(113)的上端設有側向孔(115),軸向孔(114)一端與針頭(16)相聯通,軸向孔(114)另一端與側向孔(115)相連通,側向孔(115)與點膠機的點膠閥連通;
所述的芯筒(12)與上限位環(14)和下限位環(15)通過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點膠機針頭Z向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位彈簧(13)的一端與臺肩(112)接觸,另一端與上限位環(14)接觸,并有一定預壓縮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點膠機針頭Z向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筒(12)的內孔與針芯(11)的導向段(111)通過滑動配合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點膠機針頭Z向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針芯(11)的連接段(113),在針頭(16)不受壓的情況下,伸出上限位環(14)的端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點膠機針頭Z向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檢測模塊(2)由位置傳感器(22)和檢測信號處理單元(21)組成,位置傳感器(22)的探頭對準針芯(11)的連接段(113)的端面;所述的Z向進給系統(4)由進給控制單元(41)和傳動機構(42)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點膠機針頭Z向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傳感器(22)的信號輸出端連接檢測信號處理單元(21),檢測信號處理單元(21)與進給控制單元(41)雙向傳導連接,進給控制單元(41)連接傳動機構(42),傳動機構(42)安裝在連接板(3)上。
7.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裝置的一種點膠機針頭自動校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針頭(16)移動并定位在基板的MARK點的正上方;
S2、Z向進給系統(4)向位移檢測模塊(2)發出校準過程啟動信號,并使Z向進給系統(4)以第一設定速度,沿-Z向移動并趨近基板MARK點的表面;
S3、位移檢測模塊(2)接收到校準過程啟動信號后,將檢測到的針頭(16)相對芯筒(12)的位置設為其初始位置;
S4、當針頭(16)觸碰到基板表面并相對芯筒(12)移動時,若針頭(16)相對初始位置的位移等于第一預設位移時,位移檢測模塊(2)向Z向進給系統(4)發送停止信號,Z向進給系統(4)減速停止;
S5、接著,Z向進給系統(4)以第二設定速度沿+Z向移動,當針頭(16)相對初始位置的位移等于第二預設位移,位移檢測模塊(2)發出減速信號,Z向進給系統(4)減速至第三設定速度;
S6、當針頭(16)相對初始位置的位移為零時,Z向進給系統(4)停止移動,并讀取當前Z向的絕對坐標值,將其設為針頭(16)相對基板在Z向的零點,位置校準過程結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點膠機針頭自動校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檢測模塊(2)由位置傳感器(22)和檢測信號處理單元(21)組成,位置傳感器(22)的探頭對準針芯(11)的連接段(113)的端面;所述的Z向進給系統(4)由進給控制單元(41)和傳動機構(42)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854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