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的基于捷聯式加速度測量的快反鏡慣性穩定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7799.2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67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鄧超;毛耀;李志俊;張超;任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B13/04 | 分類號: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209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基于 捷聯式 加速度 測量 快反 慣性 穩定 控制 方法 | ||
1.一種改進的基于捷聯式加速度測量的快反鏡慣性穩定控制方法,該方法利用的裝置,包括七個部件:光源(1)、CCD(2)、鏡面(3)、穩定傳感器(4)、擾動測量傳感器(5)、基座(6)和基座擾動(7),穩定傳感器包含三閉環所需的陀螺和加速度計,安裝在穩定臺面上;擾動測量傳感器則直接安裝在基座上來敏感基座擾動,通過傳感器安裝方式和控制方法可實現光源在CCD上的視軸穩定控制,從而提高系統的跟蹤性能,本發明的控制框圖,其中包括傳統的三閉環控制,包括加速度回路、速度回路、CCD位置回路;然后是基于測量的擾動前饋回路,利用前饋控制器可直接把測量的擾動量轉換為前饋量進行補償,從而提高系統的擾動抑制能力; 前饋節點選在加速度環給定、速度控制器輸出,巧妙的利用加速度控制器對被控對象中的二次微分進行部分補償,避免了在前饋控制器中出現雙重積分導致系統飽和; 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裝置實現前饋控制方法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步驟(1):在快反鏡穩定平臺的兩偏轉軸上分別安裝陀螺和加速度計,用以分別敏感平臺兩軸在慣性空間運動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這里的速度和加速度的采樣頻率一般較高,用以實現高帶寬內環,在快反鏡基座與兩偏轉軸同軸的軸線上安裝擾動測量加速度計,用以直接敏感擾動量,其采樣頻率和內環采樣頻率保持一致;
步驟(2):通過頻率響應測試儀對平臺的加速度頻率對象特性進行測試,輸入為控制器輸出值,輸出為加速度計采樣值,高采樣率可獲得較高精度的加速度對象模型Ga(s),用于實現高帶寬加速度環;
步驟(3):在獲取到被控對象模型Ga(s)基礎上,設計加速度控制器Ca(s)實現加速度閉環,然后設計速度控制器Cv(s)實現速度反饋閉環,最后利用圖像傳感器CCD實現位置控制器Cp(s)和位置閉環,這樣就實現了傳統的三環閉環控制,考慮到加速度對象模型中的二次微分環節,為了避免加速度控制器中出現的二次積分而導致系統飽和,加速度控制器Ca(s)設計為滯后控制器,模型參考如下:
其中,Ka為控制器增益,Te為加速度對象模型中滯后因子,T1為滯后補償因子,加速度閉環后,改善了被控對象特性,從而速度控制器Cv(s)和位置控制器Cp(s)可設計為PI控制器;
步驟(4):通過頻率測試儀獲得平臺的擾動傳遞特性Gd(s),這需要把該平臺安裝在一個擾動測試臺上,該平臺可直接獲取擾動參考量,在測試過程中穩定平臺開環,直接驅動擾動測試臺運動即可,特性的輸入為擾動加速度量,輸出為穩定平臺受到的擾動加速度量,兩者之比即是該平臺的擾動傳遞特性Gd(s),其模型參考如下:
其中,Y1、Y2、Y3、Z1、Z2、Z3為二階參數,Tm為對象模型中滯后因子,通過對測量數據的擬合可得到準確模型參數;
步驟(5):通過被控對象模型Ga(s)和平臺的擾動傳遞特性Gd(s)設計前饋補償控制器Cf(s),把測量出的擾動量輸入到前饋補償控制器轉換為補償量,最后把前饋控制器輸出與加速度給定量做相減運算,從而實現對擾動加速度的補償,也就是擾動力矩的抵消,前饋補償控制器Cf(s)設計為如下帶低通濾波器的控制器模型:
其中,Kf為前饋控制器增益,Tf為低通濾波器濾波帶寬因子,為快反鏡自然頻率,ξ為快反鏡本身阻尼因子,當前饋補償器設計為如上模型后,整個擾動觀測補償器呈現一個微分特性,把擾動加速度進行微分為加加速度,從而在本質上實現基于擾動抑制的加加速度前饋控制,有力的提高擾動抑制能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779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