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6974.6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042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0 |
| 發明(設計)人: | 俞秋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B15/00 | 分類號: | B63B15/00;B63B59/06;H02S20/30 |
| 代理公司: | 江蘇銀創律師事務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紅梅 |
| 地址: | 21117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太陽能 電池板 船舶 駕駛室 | ||
本發明屬于船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包括前端艙壁、傾斜艙壁和側艙壁共同圍成的駕駛艙,駕駛艙內設有位于前端艙壁處的駕駛操作臺,側艙壁上設有艙門,其特征在于,駕駛艙的側艙壁上鉸接有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電池板與設置在駕駛艙內的蓄電池相連接,蓄電池與設置在駕駛操作臺上的儀器相連接,駕駛艙上設有能夠將太陽能電池板拉動至水平撐開狀態的牽引裝置,牽引裝置與控制器相連接,控制器與太陽能電池板相連接,牽引裝置上設有過載保護裝置,前端艙壁上還設有雨刷器,雨刷器與積水管路相連通。優點在于:通過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作為輔助電源,較為節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船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
背景技術
駕駛室,它不僅是駕駛員的工作場所,也是整個車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駕駛室包括車窗、車門、駕駛艙等。駕駛室的造型有高頂、矮頂、尖頭等幾種,駕駛室是汽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設計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汽車的性能和安全性,駕駛室的儀器需要供電,太陽能光伏效應和風能給蓄電池充電在發達國家已有二、三十年歷史,風能或者太陽能給船舶提供輔助的能源,而現有的船舶并未對太陽能進行利用。
為了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船舶駕駛室[申請號:CN201120108076.8],包括駕駛艙,駕駛操作臺安裝在駕駛艙內的前端艙壁處,兩側艙壁上分別設有透明側窗,前端艙壁上設有透明前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前窗外表面上設有刮雨器。
上述方案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不足,但是并未對太陽能進行利用,整體設計還不夠合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節能環保的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包括前端艙壁、傾斜艙壁和側艙壁共同圍成的駕駛艙,所述的駕駛艙內設有位于前端艙壁處的駕駛操作臺,所述的側艙壁上設有艙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駕駛艙的側艙壁上鉸接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與設置在駕駛艙內的蓄電池相連接,所述的蓄電池與設置在駕駛操作臺上的儀器相連接,所述的駕駛艙上設有能夠將太陽能電池板拉動至水平撐開狀態的牽引裝置,所述的牽引裝置與控制器相連接,所述的控制器與太陽能電池板相連接,所述的牽引裝置上設有當太陽能電池板被障礙物所阻擋時能夠停止牽引的過載保護裝置,所述的前端艙壁上還設有雨刷器,所述的雨刷器與積水管路相連通。
在上述的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中,所述的牽引裝置包括卷繞機和卷繞機驅動電機,所述的卷繞機驅動電機與控制器相連接,所述的控制器上設有小型蓄電池,所述的小型蓄電池與太陽能電池板相連接。太陽能電池板展開控制和駕駛操作臺各儀器之間的供電相分離。
在上述的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中,所述的卷繞機包括卷繞筒和卷繞軸,所述的卷繞筒和卷繞軸之間通過過載保護裝置相連接,所述的卷繞筒上纏繞有牽引繩,所述的牽引繩的另一端與太陽能電池板相連接。
在上述的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中,所述的過載保護裝置包括設置在卷繞筒側部的外罩,所述的外罩內設有摩擦塊和壓片,所述的卷繞軸依次穿過外罩、壓片且卷繞軸的頭端與摩擦塊固定連接,所述的壓片與卷繞軸軸向滑動連接,壓片與外罩之間設有預緊彈簧,且在預緊彈簧的作用下壓片將摩擦塊壓向卷繞筒側部。當太陽能電池板被障礙物所阻擋時,壓片對摩擦塊的壓力不足以使摩擦塊帶動卷繞筒轉動,即不能夠繼續牽引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對太陽能電池板具有保護作用。
在上述的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船舶駕駛室中,所述的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在安裝支架上,所述的安裝支架與側艙壁相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69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