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不拆卸六氟化硫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6703.0 | 申請日: | 2017-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47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福海;涂湛;張宇;鄧永強;稂業員;賈蕗路;譚慶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27 | 分類號: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36122 南昌市平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 代理人: | 姚伯川<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拆卸 六氟化硫 密度 繼電器 快速 校驗 方法 裝置 | ||
一種不拆卸六氟化硫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的方法和裝置,包括第一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1)、第二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5)、第一氣體取樣接頭及閥門(2)、第二氣體取樣接頭及閥門(6)、第一密度繼電器(3)、第二密度繼電器(7)、第一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4)、第二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8)、校驗接頭(9)和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平臺(10)。本發明可以將相鄰的高處六氟化硫氣體密度繼電器集中布置在地面的平臺上,大大降低了登高風險;該裝置可以在不拆除校驗接頭的情況下,通過閥門控制的方法將該集中布置平臺上的所有密度繼電器校驗完畢,這也就節約了大量時間,并不會排放具有溫室效應的六氟化硫氣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不拆卸六氟化硫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的方法和裝置,屬電力設備現場運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通過對變電站里的電力設備內六氟化硫氣體密度進行監測,并定期巡檢、試驗,是一種公認的保障設備安全運行的有效手段。
目前,電力行業以六氟化硫氣體作為絕緣和滅弧介質的電氣設備,主要包括斷路器、互感器、GIS(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等,該類設備一般離地距離較高,且密度表和試驗接頭均安裝在設備上,在地面上很難看清楚密度表數值,進行六氟化硫氣體密度繼電器校驗時還需要借助絕緣梯,這就給試驗人員帶來巨大的不方便之處,也會帶來一系列的登高危險,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另外,目前的六氟化硫密度繼電器校驗一般是校驗完一臺設備后,將所有接頭拆除、恢復,再進行另一臺設備的校驗連接,這也就花費了大量時間,并會排放具有溫室效應的六氟化硫氣體。
基于上述狀況,針對目前密度表和試驗接頭位置較高、不便于操作的問題,迫切需要一種不拆卸六氟化硫密度繼電器進行快速校驗的裝置能在現場解決該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電力設備內六氟化硫氣體密度繼電器校驗存在的一些問題,本發明公開一種不拆卸六氟化硫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的裝置和試驗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不拆卸六氟化硫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的裝置包括第一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第二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第一氣體取樣接頭及閥門、第二氣體取樣接頭及閥門、第一密度繼電器、第二密度繼電器、第一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第二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校驗接頭和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平臺。所述第一氣體取樣接頭及閥門的輸入端口接第一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所述第一氣體取樣接頭及閥門的輸出端口通過銅管接入密度繼電器集中布置平臺上的第一密度繼電器,第一密度繼電器連接第一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所述第二氣體取樣接頭及閥門的輸入端口接第二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所述第二氣體取樣接頭及閥門的輸出端口通過銅管接入密度繼電器集中布置平臺上的第二密度繼電器,第二密度繼電器連接第二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第一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的出口端和第二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的出口端共同通過校驗接頭與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平臺相連接。
所述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包括相鄰的六氟化硫斷路器、互感器和GIS設備。
所述第一密度繼電器和第二密度繼電器后分別裝有第一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和第二密度繼電器校驗閥門,所述密度繼電器閥門用來控制密度繼電器與快速校驗裝置之間的氣體流向。
所述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位于變電站內相鄰的高處;所述密度繼電器集中布置平臺位于地面;六氟化硫氣體絕緣設備與密度繼電器集中布置平臺之間通過銅管相連。
所述第一密度繼電器和第二密度繼電器通過各自的校驗閥門共用一根校驗銅管通過校驗接頭連接至密度繼電器集中布置平臺。
本發明用于變電站內六氟化硫氣體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可以實現在變電站內集中校驗,大大縮短了時間,且能在不登高的狀態下在同一個工作面進行多臺設備內的六氟化硫氣體密度繼電器校驗,減少了安全隱患。
本發明一種不拆卸六氟化硫密度繼電器快速校驗方法,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670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