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熱膨脹和高氣孔率堇青石陶瓷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5368.2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1029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培萍;韓楨;張文帝;張欣彥;王丹孚;閆劭;王慶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38/08 | 分類號: | C04B38/08;C04B35/195;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3 |
| 代理公司: | 長春市恒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2212 | 代理人: | 李榮武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熱 膨脹 氣孔率 青石 陶瓷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為一種低熱膨脹和高氣孔率堇青石陶瓷及制備方法。本發明充分利用原料自身結構,包括硅藻土自身具有網孔結構,滑石、高嶺土具有的層狀結構,埃洛石具有的管狀結構,這些網狀、片狀和管狀結構在陶瓷燒結過程中保留,以其為模板原位合成堇青石,形成純相堇青石陶瓷。這些結構交叉組合,可以提高陶瓷的氣孔率,同時可避免堇青石在陶瓷中定向排列,可以有效降低陶瓷的熱膨脹性。在陶瓷混合料中加入合適的添加劑,可以有效減小堇青石的熱膨脹異向性,進一步降低陶瓷的熱膨脹系數。最終獲得氣孔率大于65%,熱膨脹系數小于0.1×10?6/℃的堇青石多孔陶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低熱膨脹和高氣孔率的綠色環保材料及制備方法。充分利用原料結構,以其為模板原位合成純相堇青石,并添加能夠減小堇青石熱膨脹異向性的添加劑,最終獲得低熱脹、高氣孔率的堇青石陶瓷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堇青石陶瓷具有熱穩定性好,結構疏松,低熱膨脹性能良好的特點,并且具有一定的力學強度。可以制備多孔壁薄,升溫速率快的蜂窩陶瓷,在其表面噴涂催化劑,作為催化劑的載體。同時蜂窩堇青石陶瓷比表面積大,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有害物質,較大的比表面積可以使催化劑和有害物質充分接觸,使催化劑被活化從而講解有害物質。因此堇青石常被用來凈化汽車尾氣和各種工業廢氣。
2010,朱凱在“低膨脹堇青石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表明:以高嶺土、滑石和礬土為原料,以(TiO2,Al2O3)為添加劑,添加15wt%后,材料中生成低膨脹鈦酸鋁相,膨脹系數降低為2.1×10-6℃-1。《中國陶瓷》2012,48(1):18-20,羅民華在“鋰輝石對堇青石多孔陶瓷的影響”一文中,添加5.0wt%的鋰輝石為添加劑,獲得了熱膨脹系數為1.73×10-6℃-1的堇青石多孔陶瓷。《非金屬礦》2011,34(3):35-37劉振英在“Bi2O3對合成堇青石性能的影響”一文中,添加6wt%的Bi2O3可使堇青石的熱膨脹系數從2.37×10-6℃-1降低到2.08×10-6℃-1。《非金屬礦》2007,30(1):17-19,趙軍在“煤系高嶺土合成堇青石工藝研究”一文中,添加2wt%BaCO3,合成堇青石的熱膨脹系數最小,為1.84×10-6℃-1。201610341915.8,康寧公司在“堇青石多孔陶瓷蜂窩體制品”專利中,最低可使堇青石蜂窩陶瓷熱膨脹系數降低到0.1×10-6℃-1。
《硅酸鹽通報》2016,35(12):4267-4271,張浩在“纖維素基對多孔陶瓷微結構和力學性能的影響”一文中,添加經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改性的微晶纖維素(MCC)為造孔劑,添加含量為20wt%時,可獲得54.1%的顯氣孔比例。《山東陶瓷》2005,28(1):3-5,陳艷林“以淀粉為造孔劑制備多孔陶瓷”一文中,添加一定含量的淀粉為造孔劑,制備出了表觀密度為1.15-1.52g/cm3,顯氣孔率為30.9%-47.7%的多孔陶瓷。《人工晶體學報》2013,42(4):737-741,李月麗在“成孔劑對堇青石蜂窩陶瓷結構和性能的影響”一文中,添加中空丙烯酸發泡樹脂小球為造孔劑,可使堇青石蜂窩陶瓷的孔容增加到0.33cm3/g。200480003007.3,康寧公司在“堇青石陶瓷體和方法”專利中添加造孔劑可使氣孔率達到65%。目前,美國Corning公司和日本NJK公司可獲得熱膨脹系數僅為0.1-0.5×10-6℃-1的堇青石陶瓷制備方法。當前國內市場仍然銷售熱膨脹系數為1.6-2.0×10-6℃-1的堇青石陶瓷,與國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53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