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超聲波治療肛瘺的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4841.5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47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強;魏紅霞;王倩;任俊泉;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強 |
| 主分類號: | G06T5/00 | 分類號: | G06T5/00;G06T7/11;G06T7/13;A61M11/00 |
| 代理公司: | 11491 北京國坤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黃耀鈞<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252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超聲波 治療 肛瘺 控制系統 | ||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利用超聲波治療肛瘺的控制系統,設置有:噴片和噴頭座;噴片的末端安裝有攝像頭;噴頭座上通過螺栓安裝有顯示屏;攝像頭與顯示屏有線連接。使藥液通過噴片的噴嘴沖擊超聲波振動片,產生了超聲波,超聲波的空化效應使藥液中的細小顆粒被粉碎,通過粉碎瓶和超聲波發生器使得藥液中的顆粒又被進一步粉碎,粉碎效果好,能耗低;不會造成肌肉神經損傷而導致肛門變形,漏液漏氣和大便失禁,確保肛門全部功能,且可快速讓患者恢復正常生活,擺脫肛瘺手術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和難堪;修復效果牢固,不會復發,患者在手術治療后立即得到解脫,還可避免終生不適和持續引流帶來的痛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超聲波治療肛瘺的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肛管直腸瘺是肛管或直腸與肛周皮膚相通的肉芽腫性管道,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腸,故常稱為肛瘺,內口多位于齒狀線附近,外口位于肛周皮膚處。整個瘺管壁由增厚的纖維組織組成,內復一層肉芽組織,經久不愈。發病率僅次于痔,多見于男性青壯年,可能與男性的性激素靶器官之一皮脂腺分泌旺盛有關。肛瘺一旦形成,一般無自愈可能,手術治療便是惟一的治愈性手段。但近年來有人采用人工材料填充瘺管的辦法治療肛瘺,認為療效較好而不須手術治療。手術的原則是將瘺管切開或切除,使其成為開放的創面而達到逐漸愈合的目的。治療中應強調弄清內口的部位及與外括約肌深部的關系,以避免損傷括約肌而致肛門失禁。常用的手術方式有以下幾種。1.瘺管切開術適用于單純性低位肛瘺,手術時用探針查清瘺管全程,循探針瘺管全部切開,刮去瘺管內肉芽組織,使創面呈V形。創面內填塞油紗布,2~3天后每天用1∶5000PP粉或熱水坐浴,創面清潔。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切開創面的肉芽組織由基底部向淺表生長,最后全部愈合,因此經常性觀察創面和換藥就顯得很重要。術后2~3天局部使用生肌膏或生長激素制劑換藥可加速創面的愈合。2.掛線療法適用于高位單純性或復雜性肛瘺。此法可避免括約肌一次切開斷裂收縮致術后肛門失禁,臨床上應用廣泛,操作簡便,可在門診施行。其缺點是術后復發率較高,這主要與術者探查分支及內口部位不徹底有關。高位復雜性肛瘺可經多次掛線使其變為單純性肛瘺。手術方法:麻醉下先用探針從外口插入,順瘺管經內口穿出,在內口端探針上縛一橡皮筋,然后將橡皮筋從內口經瘺管在外口引出。切開內外口之間的皮膚,拉緊橡皮筋予以結扎。術后3~5天可再緊線一次。一般在術后2周內橡皮筋脫落,留下敞開創面逐漸愈合,如2周后橡皮筋不脫落,此時可用剪刀將橡皮筋縛扎的組織剪斷。3.肛瘺切除術一般適用于低位單純性肛瘺,但近年來有許多學者將此法應用于高位肛瘺及復雜性肛瘺。方法為一次性將全部瘺管切除,創面為健康的正常組織,并呈內小外大狀態。較淺表的創面可作全層縫合,5天后拆線,多可一期愈合,較深的創面宜敞開。高位肛瘺作切除術時,宜分出外括約肌深部,需切斷者應注意將其縫合重建。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現有的治療肛瘺的方法存在依靠人工操作,精度較差,影響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超聲波治療肛瘺的控制系統。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利用超聲波治療肛瘺的控制系統,所述利用超聲波治療肛瘺的控制系統設置有:
噴片和噴頭座;
所述噴片的末端安裝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的聯合稀疏表示字典D∈RJm×(J+1)n表示為:
其中J表示傳感器的數量,圖像的維度為m×n;冗余字典Dc∈Rm×n和Dj∈Rm×n分別是信號公共部分和專有部分的稀疏表示字典;
轉化為下式求解稀疏表示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強,未經李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484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