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波長轉換部件、光源以及車輛用前照燈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34584.5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05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長崎純久;濱田貴裕;美馬一真;杉尾幸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L33/50 | 分類號: | H01L33/5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陳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波長 轉換 部件 光源 以及 車輛 用前照燈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具備將來自半導體發光器件的光波長轉換為長波長的光的熒光體的波長轉換部件、具備該波長轉換部件的光源以及具備該光源的車輛用前照燈。
背景技術
以往存在一種車輛用燈具,其是產生光的燈具,其具備:半導體發光器件,該半導體發光器件產生光;熒光體,該熒光體以與半導體發光器件相隔的方式設置而成;第一光學部件,該第一光學部件將半導體發光器件所產生的光聚光到熒光體;第二光學部件,該第二光學部件在設置了熒光體的位置具有光學中心,并且根據被第一光學部件聚光的光將熒光體所產生的光照射到燈具的外部(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公開了通過使由半導體發光器件照射的激發光在熒光體面上的光點面積比該熒光體面的面積小來提高發光效率。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99280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本申請提供抑制發光效率降低的波長轉換部件。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申請的一個方案的波長轉換部件具備基板、第一波長轉換層和第二波長轉換層。所述第一波長轉換層配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且包含第一熒光體材料和第一基體材料。所述第二波長轉換層具有與所述第一波長轉換層相對的第一主面和來自半導體發光器件的激發光射入的第二主面,并且包含第二熒光體材料、第一顆粒狀無機材料和第二基體材料。所述第一熒光體材料和所述第二熒光體材料將由所述第二主面射入的所述激發光轉換為具有比所述激發光長的波長的熒光,所述熒光從所述第二波長轉換層的所述第二主面放射。所述第一波長轉換層中的第一熒光體材料的體積比率比所述第二波長轉換層中的第二熒光體材料的體積比率高。
發明效果
通過本申請的波長轉換部件,能夠抑制發光效率降低。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光源的示意構成的截面的構成圖。
圖2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光源的示意構成的截面的構成圖。
圖3是表示第三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前照燈的示意構成的構成圖。
圖4是表示第四實施方式的車輛的示意構成的構成圖。
符號說明
10、40 光源
11、41 半導體發光器件
12、42 入射光學系統
20、50 波長轉換部件
201、501 第一波長轉換層
202、502 第二波長轉換層
203、503 反射層
21、51 基板
22、52 第一基體材料
23、53 第二基體材料
24、54 第三基體材料
25、55 第一熒光體材料
26、56 第二熒光體材料
27、57 第一顆粒狀無機材料
28、58 第二顆粒狀無機材料
32基體材料
120 車輛用前照燈
121 波長截止濾光片
122 出射光學系統
130 車輛
131 供電源
132 發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現有技術,需要在提高發光效率的同時對于為了滿足作為車輛用燈具的法規而提高發光部與非發光部的對比度和制造來說易于對發光色進行調整的方法。因此,本申請的發明者們為了提供在不犧牲發光效率的情況下使發光部與非發光部的對比度提高并且易于實現穩定的發光色的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本申請,由激發光向熒光的主要波長轉換發生在第一波長轉換層,因此能夠將波長轉換時所產生的熱高效地排放到基板側,能夠抑制發光效率降低。另外,通過在第二波長轉換層的周圍設置反射層,對第二波長轉換層的厚度進行控制,由此能夠在提高發光部與非發光部的對比度的同時易于調整發光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未經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458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