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充放電循環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3909.8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1209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泰薰;俞炳吉;李一揆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裕洋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85 | 分類號: | G01R31/385;G01R15/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飛;王瑩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放電 循環器 系統 | ||
1.一種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電流測定電路單元(300),根據充/放電測試信號并利用分流器兩端的電壓來測定充/放電電流波形;以及
導電構件(260),其結合到與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電連接的分流器,
在所述導電構件(260)形成有從所述導電構件(260)的端部向導電構件的內部插入的分流器結合槽(270),在垂直于所述分流器結合槽的方向上形成貫穿導電構件的側面結合槽(28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電構件與所述分流器以所述分流器的一端插入到所述分流器結合槽的方式結合,并且通過對所述分流器結合槽和所述側面結合槽進行銀焊接來結合分流器和導電構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電構件(260)具有多個分流器結合的‘匸’字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器(200)包括:
第一分流器主體部(210),其通過第一導電構件與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連接;
連接主體部(230),其從所述第一分流器主體部的端部延伸;以及
第二分流器主體部(220),其從所述連接主體部延伸并通過第二導電構件與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器包括散熱片,所述散熱片設置在錳材料的兩面上配置的絕緣層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器包括設置在錳材料的兩面上配置的絕緣層上的散熱片,并包括用于冷卻在所述分流器中產生的熱的冷卻風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器(200)包括:
第一分流器主體部(210),其通過第一導電構件與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連接;
連接主體部(230),其從所述第一分流器主體部的端部延伸;以及
第二分流器主體部(220),其從所述連接主體部延伸并通過第二導電構件與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連接,
其中,所述連接主體部(230)被形成為使得所述第一分流器主體部和所述第二分流器主體部彼此面對,與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連接的第一分流器主體部的連接部位和與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連接的第二分流器主體部的連接部位的距離被配置成彼此相鄰。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流器(200)中,在其一端形成的邊界隔片(250)貫穿分流器而形成開爾文感測端。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300)測定電池固有的充放電電流Tr/Tf,并且以1ms為單位測定DCIR。
10.一種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電流測定電路單元(300),根據充/放電測試信號并利用分流器兩端的電壓來測定充/放電電流波形;以及
導電構件(260′),其結合到與所述電流測定電路單元電連接的分流器,
所述導電構件(260′)的一側端形成分流器結合槽,所述分流器貫穿導電構件而結合,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分流器結合槽的方向上形成貫穿導電構件的側面結合槽(280),所述導電構件的側面結合槽(280)形成為封閉曲線形狀。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充放電循環器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電構件通過在所述分流器結合槽進行銀焊接來結合分流器和導電構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裕洋電子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裕洋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390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非對稱式電池檢測裝置
- 下一篇:一種蓄電池特性模擬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