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麗輪枝菌分泌型蛋白激發子VdCP1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3697.3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1965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邱德文;楊秀芬;曾洪梅;郭立華;袁京京;張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7K14/37 | 分類號: | C07K14/37;C12N15/31;C12N15/81;C12N1/19;A01N47/44;A01P21/00;C12R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雙收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盧新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麗輪枝菌 分泌 蛋白 激發 vdcp1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分泌型蛋白激發子VdCP1,并公開了該蛋白激發子VdCP1在大麗輪枝菌侵染棉花中的應用以及在提高植物抗性和誘導植物防御反應中的應用。該蛋白激發子VdCP1可以明顯的提高植物的抗性,且效果快,作用時間長。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分泌型蛋白激發子VdCP1為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提供了新的途徑,因而在農業生產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編碼微生物蛋白質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分泌型蛋白激發子。
背景技術
棉花黃萎病是由大麗輪枝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可危害38科660種植物,其中農作物184種,雜草153種,主要危害的大田作物包括棉花、茄子、番茄、煙草、馬鈴薯、西瓜、黃瓜、花生、大豆等,從而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大麗輪枝菌在分類地位上隸屬半知菌亞門、淡色孢科、輪枝菌屬真菌。目前對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學防治和選育抗病品種。但是它們往往存在著無法摒除的弊端,尤其是作物遭受病原侵染后,沒有有效的殺菌劑應對。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植物誘導抗性受到關注,激發子作為誘導植物抗性的主要因子,愈發受到關注。因此從該病原菌中尋找出具有新活性,新功能的有效物質已成為國內外科學家關注的熱點。
大麗輪枝菌產生的激發子是一種重要的效應分子。它通過識別并作用植物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來傳遞病原菌侵染的信號,激發植物的防衛系統,誘導植物的防御反應,使植物最終產生系統獲得性抗性。
目前國內外從大麗輪枝菌中分離出能夠引起植物抗病反應的活性成分并不多。2004年,Wang.等人從大麗輪枝菌中分離到一個蛋白激發子,該激發子能誘導植物氧爆發反應,并激發植物抗病相關蛋白基因的調控(J.Y.,Wang.等,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4,70:4989-95);2012年,Wang.等人從大麗輪枝菌中分離得到了一種激發子,該激發子是一種小分子蛋白,能誘導植物過敏反應,氧爆發和抗病相關蛋白的積累,促進苯丙素合成途徑,提升植物基礎抗性(B.N.,Wang.等,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2,93:191-201)。后期實驗進一步證明,2012年Wang.等人分離得到的蛋白激發子PevD1有效地誘導棉花系統抗病性,減輕棉花黃萎病的發病率(B.Bu,等,Plant Cell Rep,2014,33,461-470);擬南芥轉pevd1基因植物顯著提高其抗病性,且促進擬南芥植物生長發育(M.Liu,等,Int.J.Biol.Sci.,2016,12,931-943)。
所有已公開發表的文獻表明,大麗輪枝菌確實可以產生引起植物的防御反應,提高植物抗性的激發子,其性質和種類各不相同,但蛋白質序列和基因序列報道較少,所以尋找新的蛋白激發子,對揭示大麗輪枝菌與植物互作機理以及激發子提高植物免疫抗性是非常重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植物抗性及防御性的大麗輪枝菌分泌蛋白激發子VdCP1及其氨基酸序列。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大麗輪枝菌分泌蛋白激發子VdCP1的用途。
本發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編碼大麗輪枝菌分泌蛋白激發子VdCP1的多核苷酸序列vdcp1。
本發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含有vdcp1基因的載體及含有該載體的宿主細胞。
一種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分泌型蛋白激發子VdCP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本發明所述的蛋白激發子VdCP1在大麗輪枝菌侵染棉花中的應用以及在提高植物抗性和誘導植物防御反應中的應用。
本發明所述的蛋白激發子VdCP1的應用,其中,提高植物抗性和誘導植物防御反應中的植物為雙子葉植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369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