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視覺引導與RFID導航的倉儲物流機器人群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3392.2 | 申請日: | 2017-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58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磊;王曉超;張雪風;樓衛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視覺 引導 rfid 導航 倉儲 物流 機器 人群 系統 | ||
1.基于視覺引導與RFID導航的倉儲物流機器人群控系統,包括兩塊CPU模塊、WIFI通信模塊、電機控制模塊、攝像頭模塊、RFID模塊、電動推桿模塊、陀螺儀模塊、避障模塊、電源模塊、電機電壓隔離模塊和RFID卡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PU模塊電路包括單片機模塊電路、單片機晶振電路、單片機復位電路、單片機程序下載接口和芯片串口連接電路;其中單片機的型號為STM32F103VCT6和STM32F103C8T6;
所述的單片機模塊電路包括單片機STM32F103VCT6和STM32F103C8T6;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10、19、20、27、49、74、94、99腳全部接地,第6、11、21、22、28、50、75、100腳全部3.3V電源,第1-5、7-9、15-18、23、24、29-36、38-46、51-54、57-64、67、70、71、73、81、82、84、91、95、96腳懸空;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8、20、23、35、44、47、腳全部接地,第9、24、36、48、腳全部3.3V電源,第1-4、18、19、21、22、25-29、32、33、38、39、40、42、43、45、46腳懸空;
所述的單片機晶振電路包括兩個8MHz的晶振和4個負載電容;第一個晶振Y1的一端與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12腳、第一負載電容C10的一端連接,第一個晶振Y1的另一端與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13腳、第一濾波電容C1的一端連接,第一負載電容C10的另一端與第一濾波電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個晶振Y2的一端與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5腳、第三負載電容C20的一端連接,第二個晶振Y2的另一端與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6腳、第二濾波電容C2的一端連接,第三負載電容C20的另一端與第二濾波電容C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單片機復位電路包括兩個電阻、兩個濾波電容和兩個按鍵;第一上拉電阻R1的一端接3.3V電源,第一上拉電阻R1的另一端與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14腳、第十四濾波電容C14的一端、復位按鍵K1的一端連接,第十四濾波電容C14的另一端和復位按鍵K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上拉電阻R2的一端接3.3V電源,第二上拉電阻R2的另一端與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7腳、第二十六濾波電容C26的一端、復位按鍵K2的一端連接,第二十六濾波電容C26的另一端和復位按鍵K2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單片機程序下載接口為插接件SWD1和插接件SWD2;插接件SWD1的第一引腳與3.3V電源相連,插接件SWD1的第二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72引腳PA13,插接件SWD1的第三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76引腳PA14,插接件SWD1的第四引腳接地;插接件SWD2的第一引腳與3.3V電源相連,插接件SWD2的第二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34引腳PA13,插接件SWD2的第三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37引腳PA14,插接件SWD2的第四引腳接地;
所述的單片機串口接口為插接件UART4;插接件UART4的第一引腳接地,插接件UART4的第二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79引腳PC11和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30引腳PA9,插接件UART4的第三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78引腳PC10和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31引腳PA10,插接件UART4的第四引腳連接到5V電源;
所述的攝像頭模塊電路包括攝像頭模塊、1個插接件P1;其中攝像頭模塊通過接口直接連接到插接件;插接件P1的第一引腳與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六十八引腳PA9相連,第二引腳連接到5V電源,第四引腳與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六十九引腳PA10相連,第六引腳接地;
所述的WIFI通信模塊包括WIFI芯片、三個濾波電容、兩個下拉電阻和一個插接件;WIFI芯片型號為HLK-RM04;
第十七濾波電容C17的一端與第十八濾波電容C18的一端、WIFI芯片的第一引腳共同連接到5V電源,第十七濾波電容C17的另一端與第十八濾波電容C18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九濾波電容C19的一端WIFI芯片的第二十八引腳共同連接到5V電源,第十九濾波電容C19的另一端接地;WIFI芯片的第十引腳連接第三下拉電阻R3的一端,第三下拉電阻R3的另一端連接到VDD;WIFI芯片的第二十五引腳連接第四下拉電阻R4的一端,第四下拉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到VDD;WIFI芯片的第四引腳直接與VDD相連;WIFI芯片的第二十、二十一引腳分別與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四十七引腳PB10、第四十八引腳PB11相連;
所述的電動推桿模塊包括兩個繼電器、兩個二極管、兩個三極管、兩個電阻和兩個插接件;
繼電器SL1的第一引腳連接到5V電源,繼電器SL1的第二引腳連接到第一個二極管SS24A_1的正極和第一個三極管Q1的集電極,第一個二極管SS24A_1的負極連接到5V電源,第一個三極管Q1的發射級接地,第一個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到第三十五限流電阻R35的一端,第三十五限流電阻R35的另一端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97引腳PE0,繼電器SL1的第三引腳連接到24V電源,繼電器SL1的第四引腳接地,繼電器SL1的第五引腳連接到插接件DING的第一引腳;繼電器SL2的第一引腳連接到5V電源,繼電器SL2的第二引腳連接到第二個二極管SS24A_2的正極和第二個三極管Q2的集電極,第二個二極管SS24A_2的負極連接到5V電源,第二個三極管Q2的發射級接地,第二個三極管Q2的基極連接到第三十六限流電阻R36的一端,第三十六限流電阻R36的另一端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98引腳PE1,繼電器SL2的第三引腳連接到24V電源,繼電器SL2的第四引腳接地,繼電器SL2的第五引腳連接到插接件DING的第二引腳;
所述的電源模塊包括5V電源模塊和3.3V電源模塊;包括穩壓芯片、濾波電容、電感、二極管和發光二極管;5V電源模塊的穩壓芯片型號為LM2596,3.3V電源模塊的穩壓芯片型號為AMS1117-3.3;
穩壓芯片LM2596的第一引腳與24V電源相連;第十二濾波電容C12的正極與24V電源相連,負極接地;穩壓芯片LM2596的第三引腳、第五引腳和第六引腳接地;穩壓芯片LM2596的第二引腳與第一濾波電感L1的一端相連后接二極管SS54的負極,二極管SS54的正極接地;穩壓芯片LM2596的第四引腳、第一濾波電感L1的另一端、第十三濾波電容C13的正極、第七分壓電阻R7的一端相連后作為5V電源輸出端,第十三濾波電容C13的負極接地;第七分壓電阻R7的另一端連接發光二極管POWER的正極,發光二極管POWER的負極接地;
穩壓芯片AMA1117-3.3的第一引腳接地;穩壓芯片AMA1117-3.3的第三引腳與第一濾波電容C1的一端、第二濾波電容C2的正極共同連接到輸入的5V電源,第一濾波電容C1的另一端、第二濾波電容C2的負極接地;穩壓芯片AMA1117-3.3的第二引腳、第四引腳與第三濾波電容C3的正極、第四濾波電容的一端共同連接到輸出的3.3V電源端,第三濾波電容C3的負極、第四濾波電容的另一端接地;
第五濾波電容C5、第六濾波電容C6、第七濾波電容C7、第八濾波電容C8和第九濾波電容C9的一端共同連接到3.3V電源,第五濾波電容C5、第六濾波電容C6、第七濾波電容C7、第八濾波電容C8和第九濾波電容C9的另一端共同接地;第二十二濾波電容C22、第二十三濾波電容C23、第二十四濾波電容C24和第二十五濾波電容C25的一端共同連接到3.3V電源,第二十二濾波電容C22、第二十三濾波電容C23、第二十四濾波電容C24和第二十五濾波電容C25的另一端共同接地;
插接件WJ2的第一引腳和第三引腳接地,插接件WJ2的第二引腳和第四引腳連接24V電源;
所述的陀螺儀模塊包括陀螺儀和插接座;陀螺儀的型號為MPU6050;
陀螺儀的第一引腳和第八引腳連接到5V電源;陀螺儀的第四引腳和第五引腳接地;陀螺儀的第二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80引腳PC12;陀螺儀的第三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83引腳PD2;所述的電機控制模塊包括三個光耦、十六個電阻、一個電容和兩個插接件;光耦型號為TLP281-4和HCPL_0631;
光耦TLP1的第一引腳、第三引腳和第五引腳分別連接第二十二分壓流電阻R22、第二十一分壓電阻R21和第二十分壓電阻R20的一端,第二十二分壓流分壓電阻R22、第二十一分壓電阻R21和第二十分壓電阻R20的另一端連接到5V電源;光耦TLP1的第二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85引腳PD4;光耦TLP1的第四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86引腳PD5;光耦TLP1的第六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87引腳PD6;光耦TLP1的第十二引腳與第二十五上拉電阻R25的一端共同連接到插接座motor1的第十二引腳;光耦TLP1的第十四引腳與第二十四上拉電阻R24的一端共同連接到插接座motor1的第十一引腳;光耦TLP1的第十六引腳與第二十三上拉電阻R23的一端共同連接到插接座motor1的第九引腳;上拉電阻R23、上拉電阻R24和上拉電阻R25的另一端連接到5V電源;光耦TLP1的第十一引腳、第十三引腳和第十五引腳接地;
光耦TLP2的第一引腳、第三引腳和第五引腳分別連接到第三十分壓電阻R30、第二十九分壓電阻R29和第二十八分壓電阻R28的一端,第三十分壓電阻R30、第二十九分壓電阻R29和第二十八分壓電阻R28的另一端連接到5V電源;光耦TLP2的第二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88引腳PD7;光耦TLP2的第四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55引腳PD8;光耦TLP2的第六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56引腳PD9;光耦TLP2的第十二引腳與第三十三上拉電阻R33的一端共同連接到插接座motor2的第十二引腳;光耦TLP2的第十四引腳與第三十二上拉電阻R32的一端共同連接到插接座motor2的第十一引腳;光耦TLP2的第十六引腳與第三十一上拉電阻R31的一端共同連接到插接座motor2的第九引腳;第三十一上拉電阻R31、第三十二上拉電阻R32和第三十三上拉電阻R33的另一端連接到5V電源;光耦TLP2的第十一引腳、第十三引腳和第十五引腳接地;
光耦HCPL_0631的第一引腳連接到第六分壓電阻R6的一端;光耦HCPL_0631的第二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92引腳PB6;光耦HCPL_0631的第三引腳連接到單片機STM32F103VCT6的第93引腳PB7;光耦HCPL_0631的第四引腳連接到第五分壓電阻R5的一端;第五分壓電阻R5和第六分壓電阻R6的另一端連接到5V電源;光耦HCPL_0631的第五引腳和第十五濾波電容C15的一端接地;光耦HCPL_0631的第八引腳和第十五濾波電容C15的另一端連接到5V電源;光耦HCPL_0631的第六引腳和第九上拉電阻R9的一端共同連接到插接件motor2的第八引腳;光耦HCPL_0631的第七引腳和第八上拉電阻R8的一端共同連接到插接件motor1的第八引腳;第八上拉電阻R8和第九上拉電阻R9的另一端連接到5V電源;
插接件motor1的第一引腳接地;插接件motor1的第六引腳連接到5V電源;插接件motor1的第十引腳接地;插接件motor1的第二引腳、第三引腳、第四引腳、第五引腳和第七引腳懸空;
插接件motor2的第一引腳接地;插接件motor2的第六引腳連接到5V電源;插接件motor2的第十引腳接地;插接件motor2的第二引腳、第三引腳、第四引腳、第五引腳和第七引腳懸空;所述的電機電壓隔離模塊包括一個繼電器、一個二極管和一個插接件;繼電器的型號為OMIH_SS_124LM;
繼電器的第一引腳和二極管的負極共同連接到24V電源;繼電器的第二引腳和二極管的正極接地;繼電器的第三引腳與插接件WJ1的第二引腳、第四引腳相連;繼電器的第四引腳與24V電源相連;插接件的第一引腳和第三引腳接地;
所述的RFID模塊接口電路包括一個插接座;
插接座Header8的第一引腳與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十四引腳PA4相連;插接座Header8的第二引腳與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十五引腳PA5相連;插接座Header8的第三引腳與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十七引腳PA7相連;插接座Header8的第四引腳與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十六引腳PA6相連;插接座Header8的第五引腳懸空;插接座Header8的第六引腳接地;插接座Header8的第七引腳與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十一引腳PA1相連;插接座Header8的第八引腳與5V電源相連;
所述的RFID卡片以二維坐標系的排列方式鋪設在地面上,卡中存有二維坐標節點的信息,卡上貼有雙色組合色塊,組合色塊為左右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視覺引導與RFID導航的倉儲物流機器人群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蜂鳴器電路模塊,蜂鳴器電路模塊包括一個蜂鳴器、兩個電阻和一個三極管;
單片機STM32F103C8T6的第四十一引腳PB5與第十四限流電阻R14的一端相連,第十四限流電阻R14的另一端與第十五下拉電阻R15的一端、三極管的基極相連;第十五下拉電阻R15的另一端與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三極管的集電極與蜂鳴器負極相連,蜂鳴器的正極與電源VCC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339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