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長地下室無縫結構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32658.1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4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7 |
| 發明(設計)人: | 袁啟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城市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2D29/05 | 分類號: | E02D29/05;E02D29/16;E04B1/00;C04B28/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長 地下室 無縫 結構 施工 方法 | ||
超長地下室無縫結構施工方法,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將超長地下室分區塊、分階段連續交錯施工,依次進行分區塊挖土,分區塊完成基坑表面澆筑,分區塊完成底板澆筑和外墻澆筑,區塊與區塊之間設置膨脹加強后澆帶;這樣將地下室分區塊、分階段穿插施工,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在地下室底表面層之間設置伸縮縫,然后在地下室底板與底板之間設置后澆帶,既能適應因溫度變化而引起的膨脹與收縮,又能進行無縫施工,有效提高施工質量;采用抗縮混凝土中加入了甲基纖維素,可以減緩水化反應速度,減緩熱量產生速度;在混凝土中加入氮化鋁粉和石英粉,可以加快熱量釋放;協同降低溫升,減少收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超長地下室無縫結構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我國高層建筑的大規模修建,特別是在交通建設領域,跨江跨河隧道的修建使得水下超長地下結構的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中所反映出來的工程問題主要是超長地下結構的無縫施工問題。為了保持結構的整體性和地下室結構的抗滲性,一般采用后澆帶方法,用作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留置的臨時性變形縫;待主體結構完工且沉降基本穩定后,再用微膨脹混凝土將后澆帶封閉,使結構形成連續的整體。
但是在超長地下室結構實際施工中,由于不同工期、防水等級、大截面、大體積,以及施工工藝的影響,建筑物容易在施工階段就出現因溫度、收縮而產生的危害性混凝土裂縫,嚴重影響了施工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問題采用分區現澆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并在各分區之間采用膨脹加強后澆帶的方法對超長地下室進行無縫施工,從而保證施工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長地下室無縫結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超長地下室分區塊、分階段連續交錯施工,依次進行分區塊挖土,分區塊完成基坑表面澆筑,分區塊完成底板澆筑和外墻澆筑,區塊與區塊之間設置膨脹加強后澆帶;具體包括如下施工步驟。
⑴開挖第一區塊:將超長地下室進行分區塊挖土并進行邊坡支護,完成第一區塊基坑挖掘。
⑵排布樁柱:根據施工圖紙給定的樁柱尺寸進行放樣,排布樁柱。
⑶底表面層澆筑:在基坑地表土體上綁扎鋼筋網片,澆筑混凝土砂漿,然后找平,作為地下室底表面層。
⑷側壁表面層澆筑:在基坑內側土體上綁扎鋼筋網片,澆筑混凝土砂漿,然后找平,作為地下室側壁表面層,并預將側壁表面層作為外墻外側面模板。
⑸開挖第二區塊:第一區塊底表面層和側壁表面層澆筑畢且穩定后,再開挖第二區塊,進行第1、2、3、4步驟施工。
繼續對第一區塊進行如下施工步驟。
⑹排水設置和防水層施工:按照設計要求在樁柱上進行排水設置施工,在底表面層和側壁表面層進行防水層施工。
⑺布設底板鋼筋網:在底表面層上布置地下室底板的橫向鋼筋、縱向鋼筋、垂向鋼筋和箍筋,綁扎底板鋼筋網。
⑻布設外墻鋼筋網:在側壁表面層上布置地下室外墻的橫向鋼筋、縱向鋼筋、垂向鋼筋和箍筋,綁扎外墻鋼筋網。
⑼架設模板:以側壁表面層作為外墻外側模板,在外墻內側另設模板,用樁柱上布置的拉筋固定模板,構成外墻模板結構。
⑽澆筑混凝土:向底板鋼筋網和外墻鋼筋網澆筑混凝土,分別筑成地下室底板和地下室外墻。
⑾樁柱加固:在樁柱外表面加一層樁身加固層。
⑿噴水養護: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噴水養護。
⒀模板拆除: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后,拆除模板,完成第一區塊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城市學院,未經湖南城市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26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雪區公路穿越崩塌坡積體路基排水系統
- 下一篇:海底觀光隧道一種結構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