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量子加密的視頻通信系統以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1685.7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42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刁磊;羅東禮;房滔;翟小剛;陳衛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08 | 分類號: | H04L9/08;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師事務所 31282 | 代理人: | 鐘宗;盛曉穎 |
| 地址: | 21501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量子 加密 視頻 通信 系統 以及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量子加密的視頻通信系統,包括多個視頻會議模塊以及一會議總控模塊,每個視頻會議模塊至少包括一視頻會議終端和一對應的量子密鑰機,會議總控模塊包括一會議控制終端和一對應的總控量子密鑰機,總控量子密鑰機與量子密鑰機至少接入量子網絡,總控量子密鑰機與所有量子密鑰機中至少預存所有量子密鑰機以及總控量子密鑰機的網絡地址和網絡賬戶,總控量子密鑰機分別與每個視頻會議模塊的量子密鑰機各自生成點到點的包括第一密鑰與第二密鑰的密鑰對,本發明將QKD技術與視頻通信有效結合,實現了多方加密視頻通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視頻通信的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量子加密的視頻通信系統以及方法。
背景技術
視頻通信越來越多地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存在著視頻通信被非法截取的可能。為了保障視頻通信的安全性,需要對視頻信息進行加密。加密涉及加密算法和密鑰兩部份,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加密算法趨于高度復雜化,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然而密鑰的生成以及傳輸卻容易被破解,從而導致信息泄露。
隨著量子物理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量子密鑰分發(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技術成為解決密鑰生成以及傳輸等安全性問題的希望。利用“單量子不可克隆定理”(No-Cloning Theorem)來實現密鑰配送的絕對安全。“不可克隆定理”是“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推論,它是指量子力學中對任意一個未知的量子態進行完全相同的復制的過程是不可實現的,因為復制的前提是測量,而測量一般會改變該量子的狀態。QKD技術中的密鑰的每一位是依靠單個光子傳送的,單個光子的量子行為使得竊密者企圖截獲并復制光子的狀態而不被察覺成為不可能,從而保證了密鑰生成以及傳輸的安全性。
然而,如何在視頻通信中利用QKD技術,實現多個裝置的整合,從而進行可靠高效的視頻通信成為新的課題,尤其是如何利用QKD技術進行多方加密視頻通信成為難題。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現有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將視頻通信技術與QKD技術結合,提供一種可靠高效的基于量子加密的視頻通信系統以及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基于量子加密的視頻通信系統,包括:多個視頻會議模塊,每個視頻會議模塊至少包括一視頻會議終端和一對應的量子密鑰機,視頻會議終端通過第二內網和量子密鑰機連接;每個視頻會議模塊中的視頻會議終端之間通過通信網絡連接,每個視頻會議模塊中的量子密鑰機之間至少通過量子網絡連接;一會議總控模塊,會議總控模塊包括一會議控制終端和一對應的總控量子密鑰機,會議控制終端通過第一內網和總控量子密鑰機連接,會議控制終端接入通信網絡,總控量子密鑰機至少接入量子網絡;總控量子密鑰機以及所有量子密鑰機中至少預存所有量子密鑰機以及總控量子密鑰機的網絡地址和網絡賬戶,總控量子密鑰機分別與每個視頻會議模塊的量子密鑰機各自生成點到點的包括第一密鑰與第二密鑰的密鑰對。
優選地,會議總控模塊還包括一網關,網關分別連接會議控制終端和每個視頻會議模塊中的視頻會議終端,網關中儲存所有視頻會議模塊的網絡地址和視頻會議模塊中的量子密鑰機的網絡賬戶,以及會議總控模塊的網絡地址和會議總控模塊中總控量子密鑰機的網絡賬戶。
優選地,會議控制終端中儲存所有視頻會議模塊的網絡地址和視頻會議模塊中的量子密鑰機的網絡賬戶,以及會議總控模塊的網絡地址和會議總控模塊中總控量子密鑰機的網絡賬戶。
優選地,每個視頻會議模塊中的量子密鑰機以及總控量子密鑰機通過第三內網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168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