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漁船用起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31274.8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16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俊入;畢躍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榮成船寶發電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35/14 | 分類號: | B63B35/14;B63B27/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高曉專利事務所37104 | 代理人: | 張曉波 |
| 地址: | 2643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漁船 起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起吊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漁船用起吊裝置。
背景技術
出海作業的漁船中,漁船夾板前端均設置有起吊裝置,漁網懸掛在起吊裝置上。在捕撈過程中,起吊裝置伸出到漁船的外部,然后進行撒網,收網時,利用起吊裝置把魚和網吊起,在從漁網中取出魚。目前大多起吊裝置均采用人工收網,人工把網從船外拉回到船身的夾板上,除了操作麻煩外,還要消耗巨大的人力,而且漁船所使用的吊桿,一般為直桿,一般抗彎能力較弱,容易折斷。
故有必要對現有漁船用起吊裝置進行進一步地技術革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漁船用起吊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漁船用起吊裝置,它包括有鋼索、轉軸和船身;所述船身的內腔固定設置有電機;所述船身的上表面插設固定有軸承;所述轉軸的軸身與軸承的內圈相固定連接;所述轉軸一端固定設置有從動齒輪;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與從動齒輪相嚙合的主動齒輪;所以吊桿呈“︹”形狀;所述吊桿由第一直桿、第二直桿和第三直桿組成;所述第三直桿一端與轉軸另一端相鉸接;第三直桿另一端與第二直桿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直桿另一端與第一直桿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直桿、第二直桿和第三直桿經一體焊接而成;所述第一直桿的末端設置有固定板;所述轉軸的軸身上設置固定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分別設置固定有支撐桿和收卷裝置;所述支撐桿的頂端固定設置有第二導向輪;所述第一直桿與第二直桿相交位置處固定設置有第一導向輪;所述鋼索一端與收卷裝置的輥筒相固定連接;鋼索另一端依次繞過第二導向輪和第一導向輪后與固定板相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直桿與第三直桿之間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一端與第一直桿的底部相固定連接;連接桿另一端與第三直桿的底部相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板的底部圓周分布有若干個萬向輪;所述萬向輪固定在支撐板上;所述萬向輪的滑輪抵壓在船身的甲板上表面。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有益效果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漁船用起吊裝置,吊桿設置成“︹”形狀,使起吊時漁網對吊桿的拉力方向不再垂直于吊桿的桿身,降低了吊桿所受的側向拉力,使吊桿難以發生變形,通過收卷裝置對鋼索收卷,然后再通過電機帶動支撐板轉動,實現吊桿、支撐桿和收卷裝置在支撐板上轉動,使漁網擺動到船身的正上方;實現自動收網上船;當收卷裝置松開鋼索時,吊桿由于自身重力作用向下擺動,再向下撒網,實現捕撈撒網動作;降低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捕撈質量,為漁船帶來更高的收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撒網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收網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吊桿;101、第一直桿;102、第二直桿;103、第三直桿;
104、固定板;105、連接桿;2、第一導向輪;3、鋼索;4、第二導向輪;
5、支撐桿;6、收卷裝置;7、萬向輪;8、轉軸;9、支撐板;10、船身;
11、主動齒輪;12、電機;13、從動齒輪;14、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榮成船寶發電機有限公司,未經榮成船寶發電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127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齒圈的齒厚測量工具
- 下一篇:一種帶電導線線徑絕緣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