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同時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八向滲水系數的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30244.5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97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李嘉浩;孔燕;殷小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5/08 | 分類號: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張艷 |
| 地址: | 2111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同時 測試 空隙 瀝青 混合 滲水 系數 裝置 方法 | ||
1.同時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八向滲水系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制備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徑向和豎向試樣:旋轉壓實成型兩組大空隙瀝青混合料試件,一組試件沿其軸向方向,鉆取直徑和高度均為100mm的大空隙混合料圓柱體試樣,另一組試件沿其徑向方向,鉆取直徑和高度均為100mm的大空隙混合料圓柱體試樣;
步驟二:選取同時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八向滲水系數的裝置,該裝置包括水箱、三級支架系統、滲水系統和排水收集系統;
所述三級支架系統包括上級平臺、中級平臺、下級平臺和支架,所述支架將上級平臺、中級平臺和下級平臺水平支撐固定,所述上級平臺、中級平臺和下級平臺之間預留間距;
所述水箱置于上級平臺上,所述水箱底部開設有出水孔,所述水箱的側壁開設有與水箱貫通的溢流水管,通過溢流水管保證水箱內的水處于恒定水頭高度;
所述滲水系統放置在中級支架平臺上,所述滲水系統包括頂蓋和滲水筒,所述頂蓋蓋緊固定在滲水筒上,所述滲水筒內放置有瀝青混合料試件,所述頂蓋開設有接水孔,所述接水孔與水箱的出水孔通過出水管接通,所述滲水筒內側壁粘貼8塊等間距的硅膠墊,滲水筒內側的底部粘貼相鄰夾角為45°的8塊硅膠墊,在滲水筒底部留有8個通孔,每個通孔位于相鄰兩硅膠墊之間;
所述排水收集系統設置在下級支架平臺表面,所述排水收集系統包括8個量筒,8個所述量筒通過對應的軟管與滲水筒的8個通孔接通;
步驟三: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豎向試樣:把步驟一中沿其豎軸方向鉆取得到的一組大空隙瀝青混合料試樣沿滲透筒豎直方向推入滲水系統的滲水筒內,并旋轉頂蓋,使其與滲水筒緊密相連,對三級支架系統調節水平,并關閉8根軟管的閥門,并向水箱內注水當水箱內水頭恒定后,打開8根軟管的閥門,60s后關閉閥門,并分別讀取8個量筒內水的體積,由計算第i方向上的滲水系數Pi,Vi為第i個量筒內水的體積,得到的是瀝青混合料在水平面內8個方向的滲水系數;
步驟四: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的徑向試樣:選取步驟一中沿其徑向方向鉆取的另一組大空隙瀝青混合料試樣,按步驟二和步驟三操作后,得出的是瀝青混合料在豎向平面內8個方向的滲水系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八向滲水系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級平臺上設置有兩個水平氣泡儀,兩個水平氣泡儀相互垂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八向滲水系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級平臺通過固定在下級平臺上的三根腳架支撐,所述腳架包括內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內套管和外套管通過蝶形螺栓固定,所述蝶形螺栓與外套管螺紋連接,蝶形螺栓的內側端抵壓住內套管,使其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八向滲水系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與滲透筒螺紋連接,所述滲透筒選用鋼質材質的圓柱筒。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八向滲水系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8根所述軟管在軟管的中間位置集束在一起,并在集束處設置一個閥門,通過該閥門統一開關8根所述軟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同時測試大空隙瀝青混合料八向滲水系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孔從頂蓋的軸心向外開設,所述接水孔的孔徑為80mm,所述頂蓋內設有厚度為5mm的橡膠環;所述滲水筒的內徑為136mm,高度為150mm;所述滲水筒內壁的豎向硅膠條的寬度是5mm,厚度是20mm,高度是102mm,硅膠墊的寬度是5mm,高度是50mm,滲水筒的筒底的通孔孔徑為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3024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