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冰箱的中梁組件及冰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29902.9 | 申請日: | 2017-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15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2 |
| 發明(設計)人: | 董欽;吳敏;張玉琢;唐松志;劉慶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D23/00 | 分類號: | F25D23/00;F25D11/00;F25D23/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6610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冰箱 組件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冰箱的中梁組件及冰箱,所述中梁組件包括中梁、與所述中梁相配合的鈑金蓋以及設于所述鈑金蓋與所述中梁之間的除露管,所述中梁朝向所述鈑金蓋的一側凹陷的凹槽,在將所述鈑金蓋安裝至所述中梁上后,所述鈑金蓋上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兩端與所述中梁上與所述鈑金蓋相配合的一側上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兩端之間分別具有間隙;從而所述鈑金蓋與所述制冷間室間無直接接觸,制冷間室內的冷量不會直接傳遞至鈑金蓋上,導致冷量的流失,所述除露管產生的熱量也不會經鈑金蓋直接傳遞至制冷間室內,導致制冷間室內結霜或者結冰。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冷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防止鈑金蓋與制冷間室直接接觸的冰箱的中梁組件及冰箱。
背景技術
冰箱的中梁組件一般包括具有發泡腔的中梁、與所述中梁相配合的鈑金蓋以及安裝于鈑金蓋以及中梁之間的除露管,所述除露管連接于冰箱的制冷系統中的冷凝器與蒸發器之間,在所述制冷系統運行過程中,制冷系統中的高溫的制冷劑流經所述除露管,散發出熱量并傳遞給鈑金蓋,以達到防止所述鈑金蓋表面凝露的目的。
但是,現有的冰箱中的鈑金蓋一般都是覆蓋于中梁的整個外表面,以加強所述冰箱的外觀效果,這樣,制冷間室內的冷量易直接傳遞至鈑金蓋上,導致冷量的流失以及凝露的產生;同時,所述除露管產生的熱量也易經鈑金蓋直接傳遞至制冷間室內,導致制冷間室內結霜或者結冰。
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冰箱的中梁組件及冰箱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防止鈑金蓋與制冷間室直接接觸的冰箱的中梁組件及冰箱。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冰箱的中梁組件,包括中梁、與所述中梁相配合的鈑金蓋以及設于所述鈑金蓋與所述中梁之間的除露管,所述中梁朝向所述鈑金蓋的一側具有向遠離所述鈑金蓋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鈑金蓋與所述凹槽相配合圍設形成用以安裝所述除露管的安裝腔,所述鈑金蓋包括鈑金蓋本體以及連接于所述鈑金蓋本體朝向所述中梁的一側且向遠離所述鈑金蓋本體的方向突伸的若干卡勾,所述卡勾與所述鈑金蓋本體的邊緣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凹槽內設有與所述卡勾相配合的凸起,在將所述鈑金蓋安裝至所述中梁上后,所述鈑金蓋上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兩端與所述中梁上與所述鈑金蓋相配合的一側上沿長度方向延伸的兩端之間分別具有間隙。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鈑金蓋包括鈑金蓋本體以及連接于所述鈑金蓋本體朝向所述中梁的一側且向遠離所述鈑金蓋本體的方向突伸的若干卡勾,所述卡勾與所述鈑金蓋本體的邊緣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凹槽內與所述卡勾相對應的部位凸設有凸起,所述凸起與所述卡勾一一對應。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中梁上朝向所述鈑金蓋的一側向遠離所述鈑金蓋的方向凹陷有與所述凹槽相連通的用以收容所述鈑金蓋的邊緣的第一容納腔,所述第一容納腔的深度與所述鈑金蓋的厚度相同。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卡勾與所述凸起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用以引導所述卡勾與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引導斜面。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鈑金蓋還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自所述鈑金蓋本體上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先向內再向遠離所述鈑金蓋本體的方向彎折,所述卡勾連接于所述連接板遠離所述鈑金蓋本體的一端。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連接板包括與所述鈑金蓋本體相連接的第一連接板以及連接于第一連接板遠離所述鈑金蓋本體的一端的第二連接板;所述中梁朝向所述鈑金蓋的一側向遠離所述鈑金蓋的方向凹陷有與所述凹槽相連通的用以收容所述第一連接板的第二容納腔,所述第二容納腔的深度與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厚度相同。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除露管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子除露管以及于同一側連接兩個所述子除露管的連接管,在將所述鈑金蓋安裝至所述中梁上后,兩個子除露管分別與兩個所述第二連接板相接觸。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除露管的管徑與所述安裝腔的深度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990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