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態清淤集成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29431.1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770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杜河清;彭瑜;雷勇;高龍華;周小清;馬世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廣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 | 分類號: | C02F11/14;E02F5/28;E02F3/8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儉良;王少虹 |
| 地址: | 51061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態 清淤 集成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態清淤集成系統,包括挖泥船、脫水船以及泵送裝置;所述挖泥船與所述脫水船通過所述泵送裝置連接,將挖起的淤泥輸送至所述脫水船;所述脫水船包括船體、設置在所述船體上的除砂裝置和脫水裝置、脫水泥存儲裝置;所述泵送裝置、除砂裝置、脫水裝置和脫水泥存儲裝置依次連接,形成淤泥處理通路。本發明的生態清淤集成系統,將河道內的淤染底泥挖出、脫水等一系列處理,經脫水后形成的干泥可進一步處理后資源化利用,實現生態清淤,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解決河湖底泥的積蓄與嚴重污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淤泥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生態清淤集成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口增多,各種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網,水環境質量日益惡化,成為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主要問題。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造成大量城市河流被嚴重污染。河道的水質惡化對供水水源地和水環境、水生態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情況尤為嚴重。
污染進入河道、湖泊、水庫,大量污染物沉積在底泥,形成了新的污染源,降低了河湖庫水體的自凈能力,繼而引起河湖庫水環境的逐漸惡化;與此同時,大多數水庫也出現了富營養化現象,嚴重影響了河、湖、庫周邊的人們的飲水安全,居住環境,降低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制約了區域經濟的建設和發展。
因此,有必要對河流湖泊污染底泥實現生態清淤,減量化、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解決河湖底泥的積蓄與嚴重污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實現清淤淤泥減量化、無害化處理的生態清淤集成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生態清淤集成系統,包括挖泥船、脫水船以及泵送裝置;所述挖泥船與所述脫水船通過所述泵送裝置連接,將挖起的淤泥輸送至所述脫水船;
所述脫水船包括船體、設置在所述船體上的除砂裝置和脫水裝置、脫水泥存儲裝置;所述泵送裝置、除砂裝置、脫水裝置和脫水泥存儲裝置依次連接,形成淤泥處理通路。
優選地,所述脫水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所述箱體內的淤泥脫水機、濃縮機以及將藥劑加入待濃縮淤泥內的加藥單元;
所述箱體上設有入口連通所述濃縮機和泵送裝置,所述濃縮機連接所述淤泥脫水機,將濃縮處理的淤泥輸送至所述淤泥脫水機。
優選地,所述加藥單元包括自動加藥機,設置在所述濃縮機一側。
優選地,所述脫水裝置還包括淤泥輸送機構,所述箱體上設有連通所述淤泥脫水機的出口,所述淤泥輸送機構連接在所述淤泥脫水機和脫水泥存儲裝置之間。
優選地,所述脫水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箱體內的除臭裝置。
優選地,所述脫水船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船體上的尾水處理裝置;所述尾水處理裝置連接所述脫水裝置。
優選地,所述尾水處理裝置包括接收來自所述脫水裝置的從淤泥中脫出的污水的絮凝槽、攔污除渣機;所述污水在所述絮凝槽中絮凝處理后,通過所述攔污除渣機排出。
優選地,所述尾水處理裝置還包括連接在所述攔污除渣機和除砂裝置之間的回收管道,所述回收管道將所述攔污除渣機中的淤泥回收至所述除砂裝置。
優選地,所述泵送裝置包括輸送泵、一端與所述輸送泵連接的輸送管道,所述輸送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除砂裝置;
所述輸送泵設置在所述挖泥船上。
優選地,所述生態清淤集成系統還包括通過輸送帶連接所述脫水船的泥駁船,所述脫水泥存儲裝置中的脫水泥通過所述輸送帶運至所述泥駁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廣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未經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廣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94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