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開關檢測裝置及通信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9116.9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035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在水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27 | 分類號: | G01R31/3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陳蕾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開關 檢測 裝置 通信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開關檢測裝置及通信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對通信設備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通信設備上的電源開關,若電源開關出現故障,將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目前,為了提高通信設備的可靠性,可以在通信設備上使用兩個電源開關S1和S2,該S1和S2采用并聯方式連接,互為備份,共同控制電源線路的通斷。并且,在檢測電源開關是否發生故障時,采用人工檢測的方式。比如:斷開S1的同時,反復閉合和斷開S2,查看通信設備上電情況以判斷S2是否有故障;同理,斷開S2的同時,反復閉合和斷開S1,查看通信設備上電情況以判斷S1是否有故障。
但是,由于很多通信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是不允許掉電的,使得人工檢測電源開關是否發生故障時會影響該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開關檢測裝置及通信設備,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人工檢測電源開關是否發生故障時會影響通信設備的正常運行的問題。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開關檢測裝置,所述開關檢測裝置包括開關隔離模塊和開關檢測模塊,所述開關隔離模塊與電源模塊的使能信號端相連接,還分別與至少兩個相互并聯的待測開關的開關信號端相連接,所述開關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入端分別與所述至少兩個相互并聯的待測開關的開關信號端相連接;
所述開關隔離模塊用于對各所述待測開關的開關信號進行相互隔離;
所述開關檢測模塊用于對隔離后的各個待測開關的開關信號進行檢測,得到各個開關信號對應的檢測信號,所述檢測信號用于表征對應的待測開關的開關狀態。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通信設備,所述設備包括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開關檢測裝置、與所述開關檢測裝置相連接的至少兩個待測開關、以及與所述開關檢測裝置相連接的至少一個電源模塊。
應用本申請實施例,通過開關隔離模塊對各待測開關的開關信號進行相互隔離,以及開關檢測模塊對隔離后的各個待測開關的開關信號進行檢測,得到各個開關信號對應的檢測信號,該檢測信號用于表征對應的待測開關的開關狀態,使得開關檢測裝置在保證通信設備正常運行時,還可以實現對開關狀態的自動化檢測,并提高了檢測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冗余電源開關直連多個電源模塊的電路圖;
圖2是本申請開關檢測裝置的一個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開關檢測裝置的一個實施例流程圖;
圖4A是本申請開關檢測裝置對應的一個電路圖;
圖4B是本申請開關檢測裝置對應的另一電路圖;
圖5是本申請開關檢測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流程圖;
圖6是本申請通信設備的一個實施例流程圖;
圖7是本申請開關檢測方法的一個實施例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申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申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請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請。在本申請和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還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是指并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組合。
應當理解,盡管在本申請可能采用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來描述各種信息,但這些信息不應限于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信息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申請范圍的情況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二信息,類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一信息。取決于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響應于確定”。
參見圖1,為冗余電源開關直連多個電源模塊的電路圖。如圖1所示,該電路圖中包括電源模塊1、電源模塊2、…、電源模塊n,以及電源開關S1和電源開關S2。
為了提高設備的可靠性,該電路圖中采用了電源開關S1和電源開關S2,并且電源開關S1和電源開關S2互為備份。具體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911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