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混紡纖維氈的生產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7673.7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25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吳祖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東宇絕緣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H1/02 | 分類號: | D04H1/02;D04H1/4209;C03B37/06;C03C1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張建生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紡 纖維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紡纖維氈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具有韌性好、抗熱震性好、抗燒蝕性能優異等特點,廣泛 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核工業及武器裝備等使用條件異常苛刻的尖端技術領域。目前能 夠基本滿足要求并得到應用的主要是SiO2f/SiO2、Cf/C及Cf/SiC等復合材料。但是,隨著經 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具有更加優異性能的材料需求越來越高。相比之下,氮化 硼纖維具有耐高溫、耐化學腐蝕、介電性能優良、電絕緣性好、導熱性好等優良特性,抗氧化 溫度比碳纖維和硼纖維還要高,可在900℃以下的氧化氣氛中長期使用,且在2000℃以內的 惰性氣氛中晶粒不會長大,強度也不會下降。氮化硼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有望克服纖 維增強復合材料的缺陷,獲得優良的常溫和高溫力、熱、電綜合性能,以解決實際應用需求。 目前,由于氮化硼纖維制備技術的復雜性限制了其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國內只有 極少數單位進行相關課題研究,而且幾乎都是處于實驗室探索階段,導致氮化硼纖維預制 體成型技術的研究報道少之又少。同時,由于氮化硼纖維特殊結構及生產工藝所具有的區 別與其他陶瓷纖維的一些特性,導致其他陶瓷纖維預制體成型技術無法直接運用于氮化硼 纖維預制體制備,因此限制了氮化硼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降低了纖維氈的密度,纖維氈的阻燃性能符合要求優點的混紡纖維氈的生產工藝。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混紡纖維氈的生產工藝,(1)以煤矸石或焦寶石為主,經預選粉碎后,加入電熔爐,(2)熔化的原料通過雙流口流到噴吹裝置,然后形成棉狀纖維,被應風機產生的負壓帶到集棉箱,(3)進入集棉箱的棉狀纖維被網帶傳送出來,棉狀纖維中的細小渣球經引風機被帶到除塵室,以便回收再回爐利用,抽取的送往成型機,(4)送來的棉狀纖維噴在了成型機的分料槽上,分料槽滿了后流到溢箱里,溢箱滿料后再均勻溢出到成型機網帶上,網帶勻速移動,棉狀纖維被均勻拉成氈狀,網帶有細小網眼,水分從網眼流走,(5)處理后的棉狀纖維來到烘干爐進行熱風烘干,得到阻燃混紡纖維氈。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熱風的溫度為150°。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棉狀纖維通過鼓風烘箱的速度為5-8m/min。
本發明的一種混紡纖維氈的生產工藝,具有降低了纖維氈的密度,纖維氈的阻燃性能符合要求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其中,(1)以煤矸石或焦寶石為主,經預選粉碎后,加入電熔爐,(2)熔化的原料通過雙流口流到噴吹裝置,然后形成棉狀纖維,被應風機產生的負壓帶到集棉箱,(3)進入集棉箱的棉狀纖維被網帶傳送出來,棉狀纖維中的細小渣球經引風機被帶到除塵室,以便回收再回爐利用,抽取的送往成型機,(4)送來的棉狀纖維噴在了成型機的分料槽上,分料槽滿了后流到溢箱里,溢箱滿料后再均勻溢出到成型機網帶上,網帶勻速移動,棉狀纖維被均勻拉成氈狀,網帶有細小網眼,水分從網眼流走,(5)處理后的棉狀纖維來到烘干爐進行熱風烘干,得到阻燃混紡纖維氈。
進一步說明,所述熱風的溫度為150°,所述棉狀纖維通過鼓風烘箱的速度為5-8m/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東宇絕緣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東宇絕緣復合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767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