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熱力網電力網和物聯網的三網融合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6526.8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65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忠雷;鄧英;李立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建互聯清潔能源供熱采暖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G06Q10/04;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熱力 電力網 聯網 融合 技術 | ||
1.一種基于熱力網、電力網和物聯網的“三網融合”技術其特征在于,整個體系包括:熱力網、電力網和物聯網的三網融合體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熱力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力網采用分布式供熱站建設,以達到降低供熱過程中管網傳輸對能源的消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電力網,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力網的能量來源為清潔能源,包括:難以消納的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電網低谷電和電網需求側響應調度用電等,以達到“零碳”、“除霾”的目的。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物聯網,其特征在于,是基于LoRa或Nb-IoT技術的物聯網,該物聯網包含多種高精度傳感器和可控裝置,可使供熱站具備參數檢測與數據采集功能,基于物聯網建立了熱負荷響應能力上報系統,對清潔能源供熱站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測與控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建立了熱負荷響應能力監測上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建立的熱負荷響應能力監測上報系統采集的數據包括實測數據和預測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實測數據,其特征在于,對熱負荷調度中心及其所控制的熱負荷控制子站,以及用戶終端的可控儲能熱負荷三部分的檢測,所得參數構成實測數據。
7.根據權利要求5所受的預測數據,其特征在于,為根據氣象、季節、公休等信息進行分析預測得到的預測數據。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三網融合體系需要與國家電網建立需求側響應能力上報系統,其特征在于,系統調度中心所采集數據包括權利要求7所述建立的熱負荷響應能力監測上報系統上報的熱負荷響應數據、區域電網采集數據和清潔能源發電運行、預測數據。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LoRa/Nb-IoT技術的物聯網,其特征在于,國家電網調度中心可以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網需求側響應能力上報系統的上報信息對可控熱負荷進行需求側電力調度。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網調度中心對熱負荷的電力調度,其特征在于,子步驟S106d聯合子步驟S106a、S106b和S106c形成閉環循環控制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建互聯清潔能源供熱采暖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未經住建互聯清潔能源供熱采暖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652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認證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分享和獲取第三方信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