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流體內熱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6180.1 | 申請日: | 2017-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36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杰;王福根;周大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國杰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A61H39/08;A61B17/32 |
| 代理公司: | 錦州遼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21225 | 代理人: | 趙月娜 |
| 地址: | 121000 遼寧省錦州市***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體 內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松解術用內熱針,特別是一種流體內熱針,適用于治療人體軟組織損傷、肌肉間、骨骼處、經絡處、皮下深層處損傷疼痛。
背景技術
目前,外軟組織松解術可治療以下人體軟組織的損害:人體某處肌肉、人體各部分活動關節的筋膜、活動的關節囊、腰肌、頸椎、肩周等軟組織等部位。而治療上述部位疼痛的現有的松解術用內熱針一般為傳統的艾球溫銀針或是在銀針柄部位用電加熱的溫銀針。在使用過程中,申請人發現上述溫銀針存在如下問題:針體加熱不均勻,針尾與針尖溫差大,甚至針尾溫度很高的情況下針尖溫度仍為常溫,則送達到病灶的熱量很少,如果深層軟組織病灶部位損傷嚴重,需要大量的熱能消滅無菌性炎癥,那么上述傳統的溫銀針根本就達不到治療效果。為了使針尖溫度達到要求溫度,則需增加針體的整體溫度,容易造成對人體皮膚表層的灼傷,顯然并不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從根本上解決現有內熱針針體加熱不均、針尖部位溫度低的問題的流體內熱針,其結構設計更為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在實現傳統溫銀針的治療功能外,保持整根銀針針體溫度均勻恒定,顯著增強治療效果。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流體內熱針,包括針尾基座、與針尾基座的內腔連通的外層金屬鍍銀針管,所述外層金屬鍍銀針管末端為針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金屬鍍銀針管內設有沿針管長度方向延伸的內層載流管,所述針尾基座后端分別設有流體入口和流體出口,所述內層載流管前端靠近針尖端,后端進入針尾基座的內腔中并與流體入口連通,所述流體出口與外層金屬鍍銀針管和內層載流管之間的縫隙以及針尾基座的內腔相通。
上述的流體內熱針,所述流體出口處設有測量回流體溫度的溫度傳感器,以實時監測回流體溫度,有利于控制針尖溫度,防止溫度偏差過大影響治療效果。
上述的流體內熱針,所述外層金屬鍍銀針管的針尖端至針尾基座前端面的距離為80mm~200mm,所述外層金屬鍍銀針管的內徑為0.6mm~0.9mm,壁厚為0.05mm~0.15mm,其中鍍銀厚度為0.001mm~0.005mm。
上述的流體內熱針,所述內層載流管的外徑為0.4mm~0.7mm。
上述的流體內熱針,所述內層載流管的前端與外層金屬鍍銀針管的針尖端的距離為3mm~3.5mm,以保證流體流過,且不影響導熱效果。
上述的流體內熱針,所述外層金屬鍍銀針管與內層載流管的軸心線重合,且兩者之間的徑向縫隙為0.1mm~0.2mm。
上述的流體內熱針,所述流體入口和流體出口外側利用軟管與恒溫流體箱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采用外層金屬鍍銀針管和內層載流管的雙管結構,使用時外部恒溫流體由流體入口進入到內層載流管,再由內層載流管的前端流出進入到雙管的縫隙中,再經過針尾基座的內腔由流體出口流出,通過軟管送至恒溫流體箱中。由于內層載流管的前端靠近針尖端,則流體直接向針尖端傳送熱量,無需通過針體傳遞熱量,流體的不斷循環保證了外層金屬鍍銀針管的針尖針尾溫度均衡一致,徹底解決了傳統溫銀針加熱不均衡、針尖部位溫度低的問題,能夠實現在人體肌肉間、肌肉骨膜間、皮下深層等處部位直接均勻給熱,避免了燒傷人體皮膚,顯著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強了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流體入口、2.針尾基座、201.內腔、3.外層金屬鍍銀針管、301.針尖端、4.內層載流管、5.徑向縫隙、6.流體出口、7.溫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該流體內熱針,包括針尾基座2、與針尾基座2的內腔201連通的外層金屬鍍銀針管3,所述外層金屬鍍銀針管3末端為針尖端301,所述外層金屬鍍銀針管3內設有沿針管長度方向延伸的內層載流管4,所述針尾基座2后端分別設有流體入口1和流體出口6,所述內層載流管4前端靠近針尖端301,后端進入針尾基座2的內腔201中并與流體入口1連通,所述流體出口6與外層金屬鍍銀針管3和內層載流管4之間的徑向縫隙5以及針尾基座2的內腔201相通。所述流體出口6處設有測量回流體溫度的溫度傳感器7,以實時監測回流體溫度,有利于控制針尖溫度,防止溫度偏差過大影響治療效果。所述流體入口1和流體出口6外側利用軟管與恒溫流體箱連接。外層金屬鍍銀針管3由可鍍銀的金屬管擠壓磨制而成,內層載流管4由不銹鋼管或非金屬管制成。針尾基座2由耐高溫或可熔鑄材料壓模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國杰,未經陳國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61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腿部理療儀
- 下一篇:一種非一次性陶瓷穴位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