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杜仲葉自動收集與提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25560.3 | 申請日: | 2017-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672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永慧;何興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首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J3/00 | 分類號: | C08J3/00;A01D93/00;C08L7/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護航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3220 | 代理人: | 楊水根 |
| 地址: | 416007 湖南省湘西***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杜仲 自動 收集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杜仲葉自動收集與提膠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部安裝有運輸輪,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有豎直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安裝有轉盤,所述轉盤上固定安裝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最右端安裝有垂直向下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底部連接有導桿,所述導桿的下端安裝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設有折彎針,本發明可實現杜仲葉的自動收集與提膠,自動化程度高,節省了大量的人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材料收集與生物提取技術應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杜仲葉自動收集與提膠裝置。
背景技術
杜仲落葉含有豐富的杜仲膠,如果不及時回收落葉將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目前杜仲樹的種植也開始走向農業化栽培,然而落葉回收卻仍然采取人工收集的方法,人工收集費時費力,人工成本也較高,因此有些種植戶不太愿意回收落葉。另外,收集的落葉不能及時就地提膠,還需將收集的材料轉移到離種植地較遠的工廠,結果增加了運輸成本。杜仲落葉落地一段時間之后,葉表面的角質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逐漸分解,其中的木質纖維素也開始部分分解,在葉片比較干燥的情況下,經過輕度揉搓即可將其中絕大部分木質纖維素剔除,而留下純度較高的杜仲膠,而剔除的木質纖維素又可以就地返回杜仲種植田地,這樣粉碎的木質纖維素又可以作為有機肥料補充了下一個生長季節杜仲生長對養分的需求。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種能在野外栽培地既能自動收集落葉又能及時就地提膠的自動化裝置。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杜仲葉收集與杜仲膠提取應用技術領域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自動化程度高、收集與膠提取效率高的杜仲葉自動提膠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杜仲葉自動收集與提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運輸輪、立柱、轉盤、伸縮桿、液壓缸、導桿、推板、彈性層、感應器、折彎針,所述底座的下部安裝有運輸輪,所述底座的上部固定有豎直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安裝有轉盤,所述轉盤上固定安裝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最右端安裝有垂直向下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底部連接有導桿,所述導桿的下端安裝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底部設有折彎針。
進一步的,所述推板的底部設置有彈性層,所述彈性層的底部安裝有感應器,所述感應器的底部連接有折彎針。
進一步的,所述折彎針呈陣列排布,所述折彎針設置成連續的折彎狀,所述折彎針向下伸出長度為50-200mm。
進一步的,所述立柱的左側設有提膠裝置,所述提膠裝置包括下料斗、固定板、右摩擦墊、左摩擦墊、活動板、驅動桿、凸輪、驅動電機,所述下料斗底部的右側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側安裝有右摩擦墊,所述右摩擦墊的左側設置有左摩擦墊,所述左摩擦墊安裝在左側的活動板上,所述活動板的左側連接有驅動桿,所述驅動桿的下部設置有凸輪,所述凸輪安裝在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
進一步的,所述提膠裝置的下方設有傾斜的過濾網,所述過濾網的底部設有收集箱,所述過濾網的左下端設置有回收箱。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網上表面傾斜的角度為45°。
進一步的,所述左摩擦墊和右摩擦墊之間的間距在5-20mm之間調節。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首大學,未經吉首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55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酒糟富里酸及其提取方法和應用
- 下一篇:一種含丁香精油殺菌保鮮膜及其制備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