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點進水改良A2/O反硝化工藝及A2/O池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4942.4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864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蘇祥;古杏紅;劉玉蘭;丁建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3/34;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黃勇 |
| 地址: | 21000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點 進水 改良 a2 硝化 工藝 | ||
1.一種A2/O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池(1),混合池(1)上連接有用于通入污水的廠內污水管和廠外污水管,混合池(1)內設有粗格柵井(11),粗格柵井(11)內設有回轉式格柵除污機(10);
預缺氧池(2),預缺氧池(2)與混合池(1)之間設有供污水流通的導流管(14);
厭氧池(3),厭氧池(3)通過過水孔洞(15)與預缺氧池(2)連通;
第一缺氧池(4),第一缺氧池(4)通過過水孔洞(15)與厭氧池(3)連通;
第二缺氧池(5),第二缺氧池(5)通過過水孔洞(15)與第一缺氧池(4)連通;
第三缺氧池(6),第三缺氧池(6)通過過水孔洞(15)與第二缺氧池(5)連通;
第一好氧池(7),第一好氧池(7)通過過水孔洞(15)與第三缺氧池(6)連通,第一好氧池(7)上連接有空氣管(18),空氣管(18)連接鼓風機;
第二好氧池(8),第二好氧池(8)通過過水孔洞(15)與第一好氧池(7)連通;第一好氧池(7)與第二好氧池(8)內均設有曝氣管(16);
二沉池(9),第二好氧池(8)通過一懸置管道(17)連通二沉池(9),二沉池(9)的中部設有懸掛式中心傳動攪拌機;二沉池(9)上設有用于回流的第一回流管(23)和第二回流管(24),第一回流管(23)連通至預缺氧池(2),第二回流管(24)連通至第一缺氧池(4);二沉池(9)上連接有第一出水管(25)和第二出水管(26),第一出水管(25)連接至污泥脫水機,第二出水管(26)連接至深床反硝化濾池(27);
第二好氧池(8)和第一缺氧池(4)之間設有第二回流管(24),第二回流管(24)上連接有潛水回流泵(29);
二沉池(9)上還連接有第一出水管(25)和第二出水管(26),第一出水管(25)連接至廠內的污泥脫水機,第二出水管(26)連接至廠內的深床反硝化濾池(27);
混合池(1)、預缺氧池(2)、厭氧池(3)、第一缺氧池(4)、第二缺氧池(5)和第三缺氧池(6)內均設有潛水攪拌機(12)。
2.一種多點進水改良A2/O反硝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廠內污水管和廠外污水管連接至混合池(1),經回轉式格柵除污機(10)處理后流動至預旋轉潛水排污泵(13),控制預旋轉潛水排污泵(13)使污水經導流管(14)進入預缺氧池(2);
S2:使污水在預缺氧池(2)內的停留時間為0.9小時,亞硝酸鹽氮及硝酸鹽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氮氣釋放;
S3:使污水從預缺氧池(2)引入厭氧池(3)停留時間1.8小時,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釋放磷酸根;
S4:使污水從厭氧池(3)依次經過第一缺氧池(4)、第二缺氧池(5)和第三缺氧池(6),停留時間為6.3小時,使污水中的亞硝酸鹽氮及硝酸鹽氮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生成氮氣釋放;
S5:使污水從第三缺氧池(6)依次經過第一好氧池(7)和第二好氧池(8),停留時間9.4小時,污水中的聚磷菌吸收磷酸根;
S6:將污水通過懸置管道(17)引導至懸掛式中心傳動掛泥機的轉軸軸心上方,啟動懸掛式中心傳動掛泥機進行刮泥;
S7:將二沉池(9)中匯流的第一泥水混合物分別引導至深床反硝化濾池(27)、脫水機房和第一回流管(23),其中第一回流管(23)連接至預缺氧池(2)與厭氧池(3)之間,30%-40%的第一泥水混合物進入預缺氧池(2)內,剩余的第一泥水混合物進入厭氧池(3);第一回流管(23)的回流比為50%-200%;
S8:將深床反硝化濾池(27)中50%的上層污水排出,50%的下層污水返流至廠內污水管;
S9:啟動潛水回流泵(29),通過第二回流管(24)將第二好氧池(8)中匯流的第二泥水混合物引流至第一缺氧池(4);第二回流管(24)的回流比為50%-150%;
S10:深床反硝化濾池(27)前端投入由PAM配成的水溶液,并投加水質穩定劑進行混凝反應1-2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點進水改良A2/O反硝化工藝,其特征是:還包括S11:深床反硝化濾池(27)前端投入碳源投加器。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點進水改良A2/O反硝化工藝,其特征是:還包括S12:啟動鼓風機,鼓風機通過空氣管(18)向第一好氧池(7)供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4942.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