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節點計算機系統內中繼節點選擇和資源分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23964.9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84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1 |
| 發明(設計)人: | 邵小萌;易凌鷹;喬英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浪潮大數據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2/12 |
| 代理公司: | 濟南信達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韓月娥 |
| 地址: | 510640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點 計算機系統 中繼 選擇 資源 分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多節點計算機系統內中繼節點選擇和資源分配方法,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根據系統需求,任意選取主節點用來發送數據到目的節點;若不存在轉發節點,則系統直接建立主節點到目的節點的鏈路;若存在轉發節點,則將此轉發節點選為備選中繼節點,并且系統根據鏈路情況和剩余節點能量確定轉發節點的優先級,選擇出最佳中繼節點;主節點和目的節點通過最佳中繼節點來傳輸數據;當系統存在多個目的節點時,根據中繼節點不同的優先級順序按不同時間對中繼節點進行上電,保證系統功率最小,防止出現系統功率過大造成系統中節點死機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多節點計算機系統內中繼節點選擇和資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術
在服務器系統中,刀片服務器系統由多個計算刀片節點組成,多個計算節點會協同工作。一般根據需求,人工選取一個主節點。主節點和其他節點的傳輸過程中,節點是通過電池來供電的,而能量是受限的。某節點耗能過多會導致節點性能降低或死機。為了延長節點和系統的生存時間,減少系統和節點能量損耗,借助可以最大化計算機系統生存時間的中繼節點,進行選擇、功率資源分配稱為一種基本要求。隨著中繼,協作和錯峰上電的可應用條件和技術的成熟,為計算機系統中中繼節點選擇和功率資源分配的實現帶來了可能。
多節點計算機系統中,主節點、中繼節點和目的節點可以構成一個協作認知網絡。計算主節點和中繼節點往往是人為決定的,或是并不設置中繼節點。如果沒有設置中繼節點,或是沒有選擇合適的中繼節點和主節點,會造成某個節點和整個系統能量耗能過大,導致節點性能下降或節點死機。
其中,系統生存時間是指,當計算機系統中固定數目的節點能量過低導致系統中斷的概率高于預設閥值,計算機系統會死機;則在這之前,系統的運行時間定義為系統生存時間。中繼節點是指,多節點計算機系統中,將負責數據轉發和系統協作的節點稱為中繼節點。節點剩余能量是指,中繼節點完成一次協作傳輸后,具有的能量稱為節點剩余能量。那么,最佳中繼節點是指,在一次系統協作傳輸過程之前,有最大剩余能量的中繼節點稱為最佳中繼節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目前技術發展的需求和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基于移動終端的機頂盒遙控器的實現方法。
本發明所述一種多節點計算機系統內中繼節點選擇和資源分配方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一種多節點計算機系統內中繼節點選擇和資源分配方法,首先根據系統需求,任意選取主節點用來發送數據到目的節點;在傳輸數據之前,系統判斷是否存在轉發節點;若不存在則系統直接建立主節點到目的節點的鏈路;
若存在轉發節點,則將此轉發節點選為備選中繼節點,形成備選中繼節點集合;系統根據鏈路情況和剩余節點能量確定轉發節點的優先級,在備選中繼節點集合中選擇最佳中繼節點;主節點和目的節點通過最佳中繼節點來傳輸數據;
當系統存在多個目的節點時,系統采用基于優先級的功率分配方式,選擇最佳中繼節點完成主節點到目的節點的數據傳輸。
優選的,判斷系統中是否有節點能夠正確接收到主節點發送的RTS數據包和目的節點的ACK數據包,并且能夠正確對主節點發送的數據進行編解碼;即判斷是否存在轉發節點。
優選的,選擇最佳中繼節點:當備選中繼節點集合中所有節點的能量比均小于閥值,系統根據鏈路情況和剩余節點能量來選擇最佳中繼節點;否則,系統根據鏈路情況,忽略剩余節點能量來選擇最佳中繼節點;通過備選中繼節點的優先值來確定最佳中繼節點。
優選的,選取具有最大優先值的備選中繼節點為最佳中繼節點,發送一個標志數據包到主節點;主節點會發送一個ACK數據包給最佳中繼節點;之后,主節點通過該最佳中繼節點發送數據到目的節點,并忽略掉來自其他備選中繼節點的標志數據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浪潮大數據研究有限公司,未經廣東浪潮大數據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396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