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3754.X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01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趙澤駒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澤駒 |
| 主分類號: | A61M5/145 | 分類號: | A61M5/145;A61M1/00;A61M25/06;A61M25/14 |
| 代理公司: | 貴州省遵義科峰專利商標事務所52105 | 代理人: | 王妙德 |
| 地址: | 563002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用 腔道 穿刺 注液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通過腔道內鏡下實施注射、取材、治療、引流措施為一體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
背景技術
人體內有多個腔道系統、腔道器官,由于腔道壁病變較多,通常采用內鏡檢查得以明確,同時可以實施腔道內鏡下的部分診療。
內鏡檢查與治療在臨床醫療中較為普遍,尤其是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內鏡,它們僅作用于微創條件下的檢查、診斷與治療,操作較簡單。
凸向腔內的表淺病變,目前采用內鏡下直接對病變進行燒灼、冷凍、汽化、切割等方法處理,它們存在出血較多、范圍不易確定、切除深度難以控制的問題,致使器官穿孔、出血、鄰近臟器損傷、局部神經反射、病變切除不徹底等,甚至需采用手術處理,后果較為嚴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綜上所述的諸多問題和弊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微創型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它能將病變與周圍組織加以分離,達到局部病變化療、局部區域神經阻滯作用,從而提高病灶切除效果,降低手術風險,方便臨床引流。
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包括有導向針芯、注射筒、連接管、塑膠導向管。該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用于穿刺狀態時,其塑膠導向管內穿有導向針芯。用于注射狀態時其塑膠導向管與連接管連接,連接管與注射筒連接。用于引流狀態時其連接管與尿袋或引流袋連接。
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其導向針芯采用具有彈性、硬度、不生銹、可折疊特性的金屬絲材料制成。
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其塑膠導向管的管徑為3~10mm,管長為500~2000mm,管體上設置有等矩刻度。管體的一端設置有螺紋、另一端為針端,其針端呈橢圓錐形或斜面錐形。橢圓錐形或斜面錐形處設置有通孔,通孔的鄰近處設置有十字交叉孔。
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其連接管系圓錐體,管長為150~300mm,上端大、下端小,下端通過螺紋與塑膠導向管連接、上端與注射筒或尿袋或引流袋連接。
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降低了對病變活檢、切除的并發癥風險,它通過內鏡、腔道鏡的操作通道,監視、插入病變部位,將表淺病變與深部組織分離,致使較深病變僅留根部與深部連接和病變與周圍組織加以分離,提高病灶切除效果,降低手術風險,為腔道器官壁腫瘤腔內鏡下的局部注射、化療、周圍神經阻滯提供便捷和內鏡下的切除安全,尤其是腔內生長的表淺腫瘤,而且解決了較小腔道手術后需要放置引流管的問題。它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有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系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的橢圓錐形針端穿刺狀態組裝示意圖;
圖2,系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的橢圓錐形針端注射狀態組裝示意圖;
圖3,系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的斜面錐形針端穿刺狀態組裝示意圖;
圖4,系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的斜面錐形針端注射狀態組裝示意圖;
圖5,系圖1、圖2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6,系圖3、圖4的A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上述附圖實例,對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敘述。
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的實例,包括有導向針芯1、注射筒2、連接管3、塑膠導向管5。
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用于穿刺狀態時,其塑膠導向管5內穿有導向針芯1。用于注射狀態時其塑膠導向管5與連接管3連接,連接管3與注射筒2連接。用于引流狀態時其連接管3與尿袋或引流袋連接。
注射筒2承載液體,通過塑膠導向管5將液體輸送至內腔臟器的病灶部粘膜下或肌層或腫瘤實體或局部器官的周圍。用于引流狀態時,連接管3與尿袋或引流袋連接(尿袋或引流袋系常規物件,故附圖說明中省略)。
本發明的醫用腔道內鏡穿刺注液器,其導向針芯1可加強塑膠導向管5的硬度,視塑膠導向管5的直徑匹配不同內徑,具有可彎曲與柔韌性,能滿足360度的折疊且不斷裂,從而避免操作中管道及針端方向異常、深度及范圍控制困難、導管斷裂等風險。它采用具有彈性、硬度、不生銹、可折疊特性的金屬絲材料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澤駒,未經趙澤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375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合淀粉微球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醫用輸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