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級變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23225.X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85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伊地知彬;二宮啟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H9/16 | 分類號: | F16H9/16;F16H9/24;F16H57/035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史雁鳴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級 變速器 | ||
1.一種無級變速器,配備有:主帶輪,所述主帶輪具有第一帶輪槽;次帶輪,所述次帶輪具有第二帶輪槽;卷繞傳動構件,所述卷繞傳動構件分別被卷繞于所述第一帶輪槽及所述第二帶輪槽,被構成為在所述主帶輪與所述次帶輪之間傳遞轉矩;殼體,所述殼體容納所述主帶輪、所述次帶輪和所述卷繞傳動構件;以及遮蔽構件,所述遮蔽構件被配置在作為所述主帶輪及所述次帶輪中的一個的第一帶輪與所述殼體的內表面之間,并且,被配置在隔著所述第一帶輪與作為所述主帶輪及所述次帶輪中的另外一個的第二帶輪相反一側的位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帶輪、所述次帶輪和所述卷繞傳動構件被構成為通過使所述第一帶輪槽和所述第二帶輪槽各自的槽寬在從最小寬度到最大寬度之間變化來改變變速比,所述遮蔽構件配備有板部,所述板部被構成為覆蓋第一帶輪中的被卷繞了所述卷繞傳動構件的部分的外周,而使得最小寬度延長線及最大寬度延長線與所述板部相交,所述最小寬度延長線是當所述第一帶輪的槽寬為所述最小寬度時,在所述卷繞傳動構件開始卷繞到所述第一帶輪上的部位處的所述第一帶輪的切線向所述遮蔽構件延長的線,所述最大寬度延長線是當所述第一帶輪的槽寬為所述最大寬度時,在所述卷繞傳動構件開始卷繞到所述第一帶輪上的部位處的所述第一帶輪的切線向所述遮蔽構件延長的線,所述第一帶輪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所述第二帶輪的下端配置于下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具有沿著所述第一帶輪的外周的圓弧部。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與所述最大寬度延長線相比在所述第一帶輪的半徑方向上位于更靠外周側,所述第二端部隔著所述最小寬度延長線位于與所述第一端部相反一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與在所述第一帶輪的槽寬為最大的狀態下在所述卷繞傳動構件從所述第一帶輪向所述第二帶輪脫離的部位處的相對于所述卷繞傳動構件的切線向所述遮蔽構件延長的線相比,在所述第一帶輪的半徑方向上位于更靠外周側。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朝向如下所述的方向設置,所述方向是將所述卷繞傳動構件向與將所述第一帶輪和所述第二帶輪的旋轉中心軸線連接起來的直線平行的方向引導、或者向在所述第二帶輪的半徑方向上比與所述直線平行的方向更朝向外側的方向引導的方向。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帶輪及所述第二帶輪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帶輪及所述第二帶輪的旋轉中心軸線為水平的,所述第二端部配置在所述第一帶輪的下側,在所述第二端部側的預定長度的范圍內,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帶輪的側面相對向地在所述第一帶輪的半徑方向上向內側延伸的凸緣部,所述遮蔽構件在所述范圍內具有U字形的截面。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與所述第一帶輪的外周緣的間隔比所述遮蔽構件中的所述板部以外的部分與所述第一帶輪之間的間隔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322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