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時鐘分頻電路及其分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2850.2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012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章;張召旭;喬瑛;侯書珺;丁義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23/48 | 分類號: | H03K23/4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區五***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鎖存器 輸入端 輸出端連接 計數器 時鐘分頻 電路 反相器 分頻 與門 同步器 外部輸入信號 同步器輸出 時鐘輸入 芯片功耗 芯片系統 多頻率 二分頻 時鐘源 平衡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時鐘分頻電路及其分頻方法。該時鐘分頻電路包括計數器、第一鎖存器、第二鎖存器、反相器、同步器和與門,其中,計數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一鎖存器的輸入端,第一鎖存器的輸出端連接與門的輸入端,計數器的輸出端連接同步器的輸入端,同步器輸出端連接第二鎖存器的輸入端,第二鎖存器的輸出端連接與門的輸入端,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二鎖存器的輸入端,外部輸入信號作為時鐘源時鐘輸入計數器、第一鎖存器和反相器;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三分之二時鐘分頻電路和分頻方法,能夠更好地實現芯片功耗與性能相平衡,能夠實現精確的三分之二分頻定時,使得芯片系統能夠實現更多頻率選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時鐘分頻電路及其分頻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偶數時鐘分頻(二、四分頻)電路結構,如圖1所示,該偶數時鐘分頻電路,該時鐘分頻電路由一個計數器、一個反相器和一個觸發器組成,即可完成對時鐘的分頻功能。現有偶數時鐘分頻電路的工作原理,是把輸入的時鐘源時鐘信號作為計數脈沖,由于計數器的輸出端是按一定規律輸出脈沖的,所以對不同的端口輸出的信號脈沖,就可以看作是對輸入信號的“分頻”,而分頻頻率的工作過程,則由選用的計數器所決定,因此,如果選用的是二進制計數器,則是二分頻時鐘電路,如果選用的是四分頻計數器,則是四分頻時鐘電路,以此類推。因此,計數器計數計滿后,會向觸發器發送一個使能信號,觸發器接收到使能信號后,就會接收經反相器處理過后的源時鐘信號,最后由觸發器輸出最后分頻時鐘。但是,芯片采用現有的偶數時鐘分頻電路及其分頻方法之后,雖然芯片的功耗成倍下降,但其運算速度也會成倍下降,導致芯片的功耗與速度二者無法兼得,不能達到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時鐘分頻電路及其分頻方法,能夠保持芯片功耗與性能平衡的時鐘分頻方案,該時鐘分頻方案能夠對時鐘源時鐘進行三分之二分頻功能,從而達到讓芯片性能與功耗平衡的目的。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時鐘分頻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時鐘分頻電路包括計數器、第一鎖存器、第二鎖存器、反相器、同步器和與門,其中,計數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一鎖存器的輸入端,第一鎖存器的輸出端連接與門的輸入端,計數器的輸出端連接同步器的輸入端,同步器輸出端連接第二鎖存器的輸入端,第二鎖存器的輸出端連接與門的輸入端,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二鎖存器的輸入端,外部輸入信號作為時鐘源時鐘輸入計數器、第一鎖存器和反相器;
計數器將時鐘源時鐘進行三分頻處理后輸出第一時鐘,第一鎖存器將時鐘源時鐘和第一時鐘鎖存后輸出第二時鐘,反相器將時鐘源時鐘翻轉后輸出第三時鐘,同步器將第一時鐘和第三時鐘同步后輸出第四時鐘,第二鎖存器將第三時鐘和第四時鐘鎖存后輸出第五時鐘,與門將第二時鐘和第五時鐘相與后輸出三分之二時鐘。
一種時鐘分頻電路的分頻方法,具體步驟為:
步驟1:外部輸入信號作為時鐘源時鐘,計數器將時鐘源時鐘進行三分頻處理后輸出第一時鐘;
步驟2:第一時鐘和時鐘源時鐘經第一鎖存器鎖存后輸出第二時鐘;
步驟3:時鐘源時鐘經反相器翻轉后輸出第三時鐘;
步驟4:第一時鐘和第三時鐘經同步器同步后輸出第四時鐘;
步驟5:第三時鐘和第四時鐘經第二鎖存器鎖存后輸出第五時鐘;
步驟6:第二時鐘和第五時鐘經與門相與后輸出三分之二時鐘。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三分之二時鐘分頻電路和分頻方法,所獲得的有益效果是:
1.該方案對時鐘分頻的處理處于二、四分頻的中間態,能夠更好地實現芯片功耗與性能相平衡;
2.該方案能夠實現精確的三分之二分頻定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同方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285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