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組卷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2453.5 | 申請日: | 2017-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77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元珍;劉聰;黃曙榮;花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6N3/00 | 分類號: | G06N3/00;G06N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梁斌 |
| 地址: | 2240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方法 裝置 | ||
1.一種自動組卷方法,應用于用戶終端,所述用戶終端包括一數據庫,所述數據庫中存儲有多個初始試題、初始試題所對應的知識點信息、用戶信息、用戶信息對應的出錯知識點信息及各試題已被選中的次數,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多個初始試題,對所述多個初始試題進行編碼,得到對應的試題基因編碼,其中,所述試題基因編碼包括試題題型信息和試題序號信息;
根據預設總分和預設題型比例生成一份待組試卷,其中,所述待組試卷包括可變試題和不變試題;
基于所述用戶信息對應的出錯知識點信息,從所述數據庫中獲取到所述出錯知識點信息所對應的試題和所述對應的試題已被選中的次數,選取不變試題,并將不變試題對應的試題基因編碼添加至所述待組試卷中;
根據預設總分和預設題型比例,從未選取的各試題基因編碼對應的試題隨機生成多份試卷,所述多份試卷作為初始種群;
計算所述初始種群中每份試卷的適應度;
根據計算得到的初始種群中每份試卷的適應度,將初始種群中適應度最大的試卷作為比較試卷,對初始種群中剩余的試卷進行選擇,得到選擇后的試卷庫;
對所述選擇后的試卷庫中的試卷進行交叉和變異的遺傳操作,得到新的種群;
計算新的種群中每份試卷的適應度,根據新的種群中每份試卷的適應度和所述比較試卷的適應度,判斷新的種群是否滿足預設條件,若滿足,則輸出相應的試卷作為可變試題,并將可變試題對應的試題基因編碼添加至所述待組試卷中,以生成最終試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組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接收輸入的用戶信息;
將輸入的用戶信息與所述數據庫中存儲的用戶信息進行比對,若比對成功,則進入待組卷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組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戶信息對應的出錯知識點信息,從所述數據庫中獲取到所述出錯知識點信息所對應的試題和所述對應的試題已被選中的次數,選取不變試題,并將不變試題對應的試題基因編碼添加至所述待組試卷中的方式包括:
對出錯知識點下的試題按照試題被選中次數進行排序,根據排序結果選取預設數量范圍的試題作為不變試題;
若所述出錯知識點下的試題的數量小于所需不變試題數量,則將所述出錯知識點下的試題全部選擇作為不變試題;
若所述出錯知識點下的試題中同一題型的試題比例超過預設題型比例,則按照試題被選中次數選取其它題型的試題作為不變試題,其中,所述題型包括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判斷題、計算題、證明題和/或綜合題;
將選取到的不變試題對應的試題基因編碼添加至所述待組試卷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組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戶信息對應的出錯知識點信息,從所述數據庫中獲取到所述出錯知識點信息所對應的試題和所述對應的試題已被選中的次數,選取不變試題,并將不變試題對應的試題基因編碼添加至所述待組試卷中的方式還包括:
若無出錯知識點,則不選取不變試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組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初始種群中剩余的試卷進行選擇,得到選擇后的試卷庫的步驟包括:
根據預設選擇概率從初始種群中剩余試卷的適應度中進行選擇以得到選擇后的試卷庫。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組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選擇后的試卷庫中的試卷進行交叉和變異的遺傳操作,得到新的種群的步驟包括:
對選擇后的試卷庫中的試卷進行交叉的遺傳操作,得到交叉后的試卷庫;
對交叉后的試卷庫進行變異的遺傳操作,得到新的種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動組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對所述選擇后的試卷庫中的試卷進行交叉的遺傳操作,得到交叉后的試卷庫的步驟包括:
對選擇后的試卷庫中的試卷進行隨機配對得到多對待交叉試卷;
按照預先設定的交叉概率判斷每對待交叉試卷是否需要進行交叉操作;
對需要進行交叉操作的每對待交叉試卷設置交叉點;
對每對待交叉試卷的交叉點前后的部分基因進行互相交換,得到交叉后的每對試卷,以得到交叉后的試卷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245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IC芯片的智能卡及智能卡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神經網絡信息發送方法和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