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方法和系統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121329.7 | 申請日: | 2017-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54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林力;劉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W72/12 | 分類號: | H04W72/12;H04L1/00;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余永文,鐘杰婷 |
| 地址: | 51031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區(qū) 一對 通信 方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單小區(qū)一對多傳輸(Single-Cell Point-to-Multipoint,簡稱SC-PTM)是長期演進技術(Long Term Evolution,簡稱LTE)中,支持多媒體廣播多播業(yè)務(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簡稱MBMS)的其中一種傳輸技術。
SC-PTM是一種常見的MBMS方式。SC-PTM傳輸的特性于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伙伴計劃協議)的Release13開始引進,其廣播業(yè)務數據由小區(qū)內部進行自主調度,在DL-SCH(Downlink share channel,下行共享信道)及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進行承載。各個小區(qū)之間的數據傳輸不用保持同步。與另一種多小區(qū)的傳輸模式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多播/組播單頻網絡)相比,單小區(qū)SC-PTM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對無線資源進行按需分配,靈活性和效率較高,缺點在于對小區(qū)邊緣的終端覆蓋不足。
由于SC-PTM是一種一對多集群通信,無法采用一對一通信中的反饋信道狀態(tài)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簡稱CSI)或混合自動重傳請求應答(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簡稱HARQ-ACK)的機制,這會導致系統不能使用自適應調度來匹配無線資源調度和信道狀況。由于無線接入網無法了解各個終端的信道狀況以及接收數據是否正確,只能盡可能的降低調度碼率以提高可靠性,從而導致無線資源利用率較低。
發(fā)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無線資源利用率較低的問題,提供一種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方法和系統。
一種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當群組的一對多通信建立時,向所述群組的各個移動終端廣播反饋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以預設的第一碼率向所述群組的各個移動終端廣播通信數據;
若接收到所述群組的移動終端發(fā)送的反饋信息,以低于所述第一碼率的第二碼率向所述群組發(fā)送通信數據;其中,所述反饋信息為群組內的移動終端在監(jiān)測到一個統計周期內所述通信數據的下行誤塊率大于預設誤塊率閾值時通過所述反饋信道反饋的信息。
一種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系統,包括:
反饋配置模塊,用于當群組的一對多通信建立時,向所述群組的各個移動終端廣播反饋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以預設的第一碼率向所述群組的各個移動終端廣播通信數據;
調度模塊,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群組的移動終端發(fā)送的反饋信息,以低于所述第一碼率的第二碼率向所述群組發(fā)送通信數據;其中,所述反饋信息為群組內的移動終端在監(jiān)測到一個統計周期內所述通信數據的下行誤塊率大于預設誤塊率閾值時通過所述反饋信道反饋的信息。
上述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方法和系統,基站能夠通過終端的反饋獲得“通信群組內是否存在接收不良的終端”的信息,進而不斷的修正碼率。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實現對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系統的傳輸進行自適應的調度。與設置固定碼率的傳統調度方法相比,該自適應調度優(yōu)化了無線資源的分配,提高了無線資源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為一個實施例的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方法流程圖;
圖2為一個實施例的終端向網絡反饋NACK信息的示意圖;
圖3為一個實施例的終端不向網絡反饋NACK信息的示意圖;
圖4為一個實施例的單小區(qū)一對多通信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一對多通信是用統一的配置調度廣播信號的,若要保證小區(qū)內所有終端都正確的接收廣播信號,調度的碼率應受小區(qū)內信道條件最差的終端的制約。理想狀態(tài)下,調度與信道條件恰好匹配,系統用最少的資源保證了所有終端的通信可靠性。但是,由于缺乏反饋CSI和HARQ-ACK的手段,系統只能憑借經驗數據進行調度,很可能出現偏差。若調度的碼率過低,則占用的無線資源會超出實際需求,會造成無線資源的浪費;若調度的碼率過高,則會出現終端信道條件較差而解碼失敗的情況。因此,如果可以實現一對多通信的自適應調度,則達到了對資源優(yōu)化利用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未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13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輸出排序裝置及檢測系統
- 下一篇:可調磚塊擺放密度的輸送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