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巖溶碳酸鹽巖孔隙充填的古湖(海)岸帶恢復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20443.8 | 申請日: | 2017-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1023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池陽;宋立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11/20 | 分類號: | G06T11/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巖溶 碳酸鹽 孔隙 充填 恢復 方法 | ||
1.基于巖溶碳酸鹽巖孔隙充填的古湖(海)岸帶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覆于巖溶風化殼之上超覆蓋層頂界面作為等時面,利用井區各鉆井等時面深度H等至風化殼界殼深度H風之差D=H等-H風繪制等厚圖,據此恢復巖溶風化殼在上覆蓋層沉積期的巖溶古地貌形態;
2)利用取心井巖心及該井測井資料,利用鉆井巖心及測井資料,計算區內各井碳酸鹽巖風化殼溶蝕孔隙充填段頂面深度H頂和底面深度H底;進而求得此頂、底面分別與等時面的深度差D頂=H等-H頂、D底=H等-H底,上述兩個差值即為該井處古湖(海)岸帶的在古地貌圖上的頂底界線值;
3)將步驟2)獲得的頂底界線值,繪制在步驟1)恢復的殼上覆蓋層沉積期的巖溶風化殼古地貌圖上,兩條頂、底界線深度差等值線之間的區域即為巖溶風化殼上覆蓋層沉積期的古湖(海)岸帶,上覆蓋層沉積期的古湖(海)岸帶為巖溶孔隙強烈充填帶,其臨近區域則為巖溶孔隙弱充填區,即為儲層有利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巖溶碳酸鹽巖孔隙充填的古湖(海)岸帶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若取心井大于1的情況,則取該碳酸鹽巖風化殼溶蝕孔隙充填段頂底界線值的最大值作為該充填段的頂底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石油大學,未經西安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044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Slab切塊圖像的連接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雙重可調感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