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微通道換熱器及換熱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20201.9 | 申請日: | 2017-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49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14 |
| 發明(設計)人: | 夏文慶;婁宇航;李俊;龔國順;劉方毓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8D1/053 | 分類號: | F28D1/053;F28F9/02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道 換熱器 方法 | ||
1.一種小微通道換熱器,包括換熱管束(3),換熱管束(3)的上、下兩端各聯通一個集管(2),集管(2)為水平筒狀,其縱截面為圓形;其中一個集管設置有集管進口(1),另一個集管設置有集管出口(5);
其特征在于:
集管(2)內設置水平隔板(10),該水平隔板將集管(2、4)分成上下兩個腔,其中靠近換熱管束(3)的為平衡減振腔(11),遠離換熱管束(3)的為均流腔(9);
水平隔板(10)設置有管束安裝孔(4),換熱管束(3)穿過集管(2)壁面以及平衡減振腔(11)后與水平隔板(10)在管束安裝孔(4)處固連,并通過管束安裝孔(4)與均流腔(9)聯通;
水平隔板(10)還設置有使平衡減振腔(11)和均流腔(9)聯通的平衡孔(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隔板(10)與換熱管束(3)、換熱管束(3)與集管(2)采用脹管或焊接方式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管束(3)為多流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管束(3)為金屬或非金屬材質。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通道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管束(3)為多層叉排或順排的直徑小于3mm小通道管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微通道換熱器的換熱方法,其特征在于:
管內工質(6)的換熱過程通道如下:管內工質(6)由集管進口(1)進入集管,分流后流入換熱管束(4),與管外工質(7)進行熱交換后,流進集管,由集管出口(5)流出換熱器;平衡孔(12)用于抵消、緩沖流體不穩定流動或外部激振引起的脈動;
管外工質(7)的換熱過程通道如下:管外工質(7)橫掠沖刷換熱管束(3),依據實際需要作為冷邊或熱邊吸收或放出(7)管內工質(6)的熱量,完成傳熱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20201.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