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鋁合金集中熔化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9822.5 | 申請日: | 2017-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3177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吳培榮;黃繼平;武鵬飛;王玉保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鞍山奧特佳機電有限公司;南京奧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B14/04 | 分類號: | F27B14/04;F27B14/14;F27B14/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智則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田建濤 |
| 地址: | 243121 安徽省馬***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鋁合金 集中 熔化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鋁合金集中熔化爐,包括一號爐和二號爐,所述一號爐和二號爐之間設有預熱室;所述一號爐和二號爐的爐門外側設有隔絕倉,所述隔絕倉的頂部固接有抽氣裝置,所述抽氣裝置通過導熱管道分別連接一號爐和二號爐的爐體,所述導熱管道還連接預熱室,所述導熱管道外側還設有引流管道。本結構的鋁合金集中熔化爐通過將熔化爐打開時溢出的熱能收集后反饋回爐體和對原材料進行烘干。本發明設計合理、構思巧妙,能夠對熔化爐在使用過程中散出的高溫煙氣進行余熱回收利用,節約了燃料,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也能節能減排,保護環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熔化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合理利用熱能的鋁合金集中熔化爐。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鋁制品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量越來越大,鋁制品行業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鋁合金熔化爐是鋁制品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它能熔化鋁并進行合金成分的調整,能為后續的壓鑄工序提供高品質的原材料。
傳統的鋁合金集中熔化爐在使用時,打開爐門進行烘烤脫水的過程中,由于爐門的常開導致大量的熱能浪費,使得工作環境非常惡劣。同時由于大量的熱能逸出,導致再加熱過程時間增加,生產節奏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鋁合金集中熔化爐,從而杜絕熔化爐使用過程中的熱能流失,高效合理的利用熱能。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鋁合金集中熔化爐,包括一號爐和二號爐,所述一號爐和二號爐之間設有預熱室;所述一號爐和二號爐的爐門外側分別設有隔絕倉所述隔絕倉的頂部分別固接有抽氣裝置,所述一號爐外側隔絕倉的抽氣裝置通過導熱管道連接二號爐的爐體,所述二號爐外側隔絕倉的抽氣裝置通過導熱管道連接一號爐的爐體,所述導熱管道還連接預熱室,所述導熱管道外側設有引流管道;所述抽氣裝置上設有定時器,所述定時器分別與一號爐和二號爐的爐門信號連接,當爐門打開時抽氣裝置開始工作,當爐門關閉時抽氣裝置延遲一定時間后停止工作;所述抽氣裝置的材料按照質量份數包括:鋁20~30,鈦10~15,鎳5~10,鉬5~10,鎢5~10,氧化釔10~15。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流管道以螺旋方式纏繞在導熱管道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預熱室通過傳送軌道分別連接一號爐和二號爐。
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隔絕倉采用耐火材料制作而成。
本發明采用的有益效果是:本結構的鋁合金集中熔化爐通過將熔化爐打開時溢出的熱能收集后反饋回爐體和對原材料進行烘干。本發明設計合理、構思巧妙,能夠對熔化爐在使用過程中散出的高溫煙氣進行余熱回收利用,節約了燃料,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同時也能節能減排,保護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導熱管道示意圖。
圖中所示:1一號爐,2二號爐,3隔絕倉,4抽氣裝置,5預熱室,6導熱管道,7引流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和圖2,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鋁合金集中熔化爐,包括一號爐1和二號爐2,所述一號爐1和二號爐2之間設有預熱室5;所述一號爐1和二號爐2的爐門外側分別設有隔絕倉3,所述隔絕倉3的頂部分別固接有抽氣裝置4,所述一號爐外側隔絕倉的抽氣裝置4通過導熱管道6連接二號爐的爐體,所述二號爐外側隔絕倉的抽氣裝置4通過導熱管道6連接一號爐的爐體,所述導熱管道6還連接預熱室5,所述導熱管道6外側設有引流管道7;所述抽氣裝置4上設有定時器,所述定時器分別與一號爐和二號爐的爐門信號連接,當爐門打開時抽氣裝置開始工作,當爐門關閉時抽氣裝置延遲一定時間后停止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鞍山奧特佳機電有限公司;南京奧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馬鞍山奧特佳機電有限公司;南京奧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98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