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臨界折射縱波的鋼構件絕對應力分布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8738.1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352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祚華;何京波;楊晨;滕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
| 主分類號: | G01L1/25 | 分類號: | G01L1/2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孫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臨界 折射 縱波 構件 絕對 應力 分布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臨界折射縱波的鋼構件絕對應力分布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標定臨界折射縱波在鋼構件一組聲程上的應力-聲時差系數,采用單發雙收傳感器組檢測臨界折射縱波在在役鋼構件對應聲程上的傳播聲時,求解鋼構件的絕對應力,從而得到鋼構件絕對應力沿軸向的分布;所述單發雙收傳感器組包含一個發射傳感器、第一接收傳感器和第二接收傳感器;鋼構件的絕對應力采用以下公式計算得到:
其中,i為非負整數,j=i+1,i表示鋼構件上從一端到另一端從0開始依次標記的測量點編號;
Li和Lj為第一接收傳感器位置固定,第二接收傳感器分別在測量點i、測量點j時臨界折射縱波在兩個接收傳感器之間的傳播聲程,單位是mm;
σi-j為在役鋼構件從Li段到Lj段的平均應力,單位是MPa;
Bi和Bj分別為臨界折射縱波在聲程為Li和Lj時的應力-聲時差系數,單位是MPa/ns;
t0,i和t0,j分別為臨界折射縱波在復制鋼構件聲程為Li和Lj時的傳播聲時,單位是ns;
ti和tj分別為臨界折射縱波在在役鋼構件聲程為Li和Lj時的傳播聲時,單位是ns;
所述基于臨界折射縱波的鋼構件絕對應力分布的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復制在役鋼構件,得到復制的鋼構件;
步驟S2:以復制的鋼構件為對象,固定發射傳感器和第一接收傳感器的位置,標定第二接收傳感器在不同測量點與其后一測量點時臨界折射縱波在不同聲程下的應力-聲時差系數;
步驟S3:以在役鋼構件為對象,固定發射傳感器和第一接收傳感器的位置,測定第二接收傳感器在不同測量點與其后一測量點時臨界折射縱波在不同聲程下的傳播聲時;
步驟S4:計算在役鋼構件不同測量點與其后一測量點對應聲程下的平均絕對應力;
步驟S5:通過所述在役鋼構件已測聲程的平均絕對應力計算未測聲程的絕對應力;
步驟S6:改變兩個接收傳感器的位置,重復上述過程,得到在役鋼構件其他聲程的絕對應力值;
步驟S7:繪制在役鋼構件沿軸向的絕對應力分布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臨界折射縱波的鋼構件絕對應力分布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射傳感器位于第一接收傳感器的一側,所述第二接收傳感器位于第一接收傳感器的另一側,所述第一接收傳感器與發射傳感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接收傳感器、第二接收傳感器分別與游標卡尺的兩個外側量爪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臨界折射縱波的鋼構件絕對應力分布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臨界折射縱波的傳播聲程采用單發雙收傳感器組測量,方法為:通過記錄兩個接收傳感器接觸和分離時游標卡尺讀數,測得第一接收傳感器和第二接收傳感器之間的距離Ly;第一接收傳感器的長度直接測量,記為Lg,則臨界折射縱波的傳播聲程為L=Ly+L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臨界折射縱波的鋼構件絕對應力分布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的儀器包括:超聲波發生器、一個發射傳感器、兩個相同的接收傳感器、兩個信號放大器、示波器和PC機,所述兩個相同的接收傳感器分別與兩個信號放大器電連接,所述兩個信號放大器與示波器電連接,所述示波器與PC機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臨界折射縱波的鋼構件絕對應力分布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波發生器激發發射傳感器產生在鋼構件中傳播的臨界折射縱波信號,信號被兩個接收傳感器分別接收,兩個接收傳感器接收的信號分別經信號放大器放大后被示波器接收,兩個接收傳感器接收的信號的時間間隔即為臨界折射縱波在兩個接收傳感器之間的傳播聲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873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