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極化碼譯碼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8514.0 | 申請日: | 2017-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01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加慶;孫韶輝;潘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3M13/13 | 分類號: | H03M13/13;H04L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張愷寧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極化 譯碼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極化碼譯碼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對接收到的極化碼編碼后的序列進行連續刪除列表SCL譯碼;根據SCL譯碼中每條路徑中的信息序列,及每條路徑中第一校驗序列和第二校驗序列,確定目標譯碼路徑。由于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根據第一校驗序列和第二校驗序列,進行路徑選擇,從而降低了虛警率,提高了系統的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極化碼譯碼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進入規模商用階段,面向未來的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5th Generation,第五代)已成為全球研發的熱點。確定統一的5G概念,制定全球統一的5G標準,已經成為業界的共同呼聲。作為5G的eMBB(Enhanced Moblie Broad Band,增強移動寬帶)場景控制信道編碼方案的極化碼(Polar Codes),是一種可以達到二進制對稱信道容量的新型編碼方式,且具有優異的譯碼性能。
現有技術中的極化碼編譯碼方式包括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環冗余校驗)輔助的極化碼編譯碼和PC(Parity Check,奇偶校驗)輔助的極化碼編譯碼。圖1為現有技術中CRC輔助的極化碼編譯碼的示意圖,CRC輔助的極化碼編譯碼過程包括:將待編碼的信息序列首先經過CRC編碼器編碼,生成對應的CRC序列,再將信息序列和CRC序列一起送入Polar編碼器,編碼后經過調制器調制,再通過信道發送給接收端;譯碼時針對解調器解調后的比特流采用Polar-CRC聯合譯碼器進行譯碼,主要是采用CRC輔助的連續刪除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譯碼算法,在譯碼中選擇最終譯碼的譯碼結果時,Polar-CRC聯合譯碼器先將所有候選碼字還原成含有CRC的候選信息序列,對所有候選信息序列做CRC譯碼處理,將通過CRC譯碼并且可靠度最高的候選信息序列作為最終的譯碼結果。
圖2為現有技術中PC輔助的極化碼編譯碼的示意圖,PC輔助的極化碼編譯碼過程包括:將待編碼的信息序列首先經過CRC編碼器編碼,生成對應的CRC序列,再將信息序列和CRC序列一起送入PC-Polar編碼器,編碼后通過調制器調制,再通過信道發送給接收端;譯碼時針對調制器解調后的比特流采用Polar譯碼器進行譯碼,主要是采用PC輔助的SCL譯碼算法,在譯碼中選擇最終譯碼的譯碼結果時,Polar譯碼器先將所述候選碼字還原成含有PC的候選信息序列,對所有候選信息序列做PC譯碼處理,將通過PC譯碼并且可靠度最高的候選信息序列作為最終的譯碼結果。
控制信道的性能評估標準(metric)除了塊出錯率(Block Error Rate,BLER)以外,另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為虛警率(false alarm rates)。虛警率的計算方法有多種定義,常用的兩種計算方法為:虛警率=錯誤且通過CRC校驗的幀數/總的傳輸幀數,或者虛警率=錯誤且通過CRC校驗的幀數/總的出錯幀數。低的虛警率有利于降低UE(UserEquipment,用戶終端設備)上行碰撞概率,降低UE功耗,提高系統性能。
為了提高Polar譯碼的性能,一般采用SCL的列表譯碼(list decoding)算法。對于CRC輔助的極化碼譯碼(aided polar codes),由于譯碼時利用附加的CRC比特進行listdecoding譯碼的路徑選擇,會導致虛警率的提高。如果虛警率Pfa,path由N個CRC比特決定的虛警率,當采用列表大小(list size)為L的CRC輔助譯碼算法時,在最差的情況下,L條候選路徑都需要用CRC進行校驗選擇,這就導致虛警率變為pfa,block=1-(1-pfa,path)L,且隨著L的增大而增大,其中,Pfa,path為虛警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未經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85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