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物理地址的通信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7050.1 | 申請日: | 2017-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409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潘靜雅;張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18 | 分類號: | H04W8/18;H04W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泰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唐會娜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物理地址 通信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基于物理地址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當移動終端處于預先設置的第一通信模式時,根據預設模塊的物理地址生成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號碼;其中,所述用戶號碼包括:第一用戶號碼和第二用戶號碼;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用戶號碼和預先確定的國家碼和國內目的地碼生成所述移動終端的標識碼;
當所述移動終端滿足預先設置的通信條件時,控制所述移動終端從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切換到第二通信模式;
當所述移動終端處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時,使用所述標識碼與通信數據庫進行通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預設模塊的物理地址生成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號碼,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無線保真WIFI模塊的媒體訪問控制MAC地址生成所述第一用戶號碼;
或者,所述移動終端根據藍牙模塊的藍牙地址BD_ADDR生成所述第二用戶號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移動終端從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切換到第二通信模式之前,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通過通信基站將所述標識碼發送至通信數據庫;
所述通信數據庫根據所述標識碼與預先保存的目標標識碼,判斷所述移動終端是否滿足所述通信條件;
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通信基站接收所述通信數據庫下發的判斷結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斷所述移動終端是否滿足所述通信條件,包括:
所述通信數據庫判斷所述標識碼與所述目標標識碼是否匹配成功;
當所述標識碼與所述目標標識碼匹配成功時,所述通信數據庫判定所述移動終端滿足所述通信條件;
當所述標識碼與所述目標標識碼匹配失敗時,所述通信數據庫判定所述移動終端不滿足所述通信條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據預設模塊的物理地址生成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號碼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用戶輸入的認證信息和預設認證信息對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身份進行認證;
當所述移動終端對所述用戶身份認證通過時,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物理地址生成所述用戶號碼。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通信基站與所述通信數據庫進行通信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所述移動終端根據所述用戶輸入的解碼信息和預設解碼信息對所述移動終端進行解鎖;
當所述移動終端解鎖成功時,所述移動終端通過所述通信基站與所述通信數據庫進行通信。
7.一種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包括:生成單元、切換單元和通信單元;其中,
所述生成單元,用于當所述移動終端處于預先設置的第一通信模式時,根據預設模塊的物理地址生成所述移動終端的用戶號碼;根據所述用戶號碼和預先確定的國家碼和國內目的地碼生成所述移動終端的標識碼;其中,所述用戶號碼包括:第一用戶號碼和第二用戶號碼;
所述切換單元,用于當所述移動終端滿足預先設置的通信條件時,控制所述移動終端從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切換到第二通信模式;
所述通信單元,用于當所述移動終端處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時,使用所述標識碼與通信數據庫進行通信。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單元,具體用于根據WIFI模塊的MAC地址生成所述第一用戶號碼;或者,根據藍牙模塊的BD_ADDR生成所述第二用戶號碼。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移動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第一發送單元和第一接收單元;其中,
所述第一發送單元,用于通過通信基站將所述標識碼發送至通信數據庫;
所述第一接收單元,用于通過所述通信基站接收所述通信數據庫下發的判斷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705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