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富硒蟲草的培養基及其培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115705.1 | 申請日: | 2017-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5046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喬書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喬大三農智慧農業(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38 | 分類號: | C12N1/38;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鄭興旺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培養基 蟲草 活性炭 富硒蟲草 維生素C 二氧化碳 多肽 大米 復合維生素B 富硒大米 生長 蛋白胨 多肽液 葡糖糖 硒元素 重量份 吸收 延緩 | ||
一種富硒蟲草的培養基,按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葡糖糖20~40份、蛋白胨8~12份、KH2PO4 1.8~2.2份、NaCl 4.6~5.4份、MgSO4 0.6~1.4份、復合維生素B 1.6~2.4份、富硒大米多肽液4.0~5.6份、維生素C 0.3~0.7份、活性炭146~154份、水930~970份。上述培養基能夠提高了蟲草對硒元素的吸收,同時,維生素C也能夠對大米多肽起到保護作用,延緩了大米多肽的氧化速率,并且,活性炭能夠對二氧化碳進行吸收,從而也就減少了二氧化碳對蟲草生長的抑制,提高了蟲草生長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真菌的人工培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富硒蟲草的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硒是第21位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Sec,U)的成分,也是體內重要的過氧化物酶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部分,因而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在抗氧化防御體系、免疫細胞功能、甲狀腺激素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如果人類缺硒會導致患癌癥,中國有大約七成地區的居民缺硒,針對人體缺硒的狀況,主要是通過飲食獲得硒,人工補硒的方法是口服含硒制劑,即用無機硒化合物(亞硒酸鈉和硒酸鈉)制成口服制劑。
蛹蟲草又名北冬蟲夏草,在生物分類學上與中華冬蟲夏草同屬真菌的子囊菌綱、蟲草屬。蟲草素是在1950年從北蟲草的培養液中分離出來的一種3′-脫氧腺嘌呤核苷,它具有顯著的藥理作用,如抑菌作用、抗腫瘤作用、抑制病毒作用,以及增強免疫功能、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等。現代科學研究表明,蟲草素是蛹蟲草重要的活性成分,蛹蟲草中蟲草素含量為冬蟲夏草的數十倍,是獲得蟲草素的主要來源。蛹蟲草具有抗疲勞、抗腫瘤、耐缺氧、增強免疫力、增強性功能以及抑制人血小板的凝結等作用。蛹蟲草作為野生蟲草的替代品,市場空間大。蛹蟲草人工栽培投資少、效益高,生產周期短,一年四季均可培養。因此,目前很多企業和科研單位都努力開發帶有有機硒的冬蟲草,從而更好提高蟲草對抗癌效果和營養價值。
雖然硒是人體和動物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物利用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硒都具有生物性,毒性和生物利用性主要取決于它的狀態。自然界中,硒主要以4種價態存在:還原態的硒化物(-2)、單質態的硒(0)和氧化態的亞硒酸鹽(+4)及硒酸鹽(+6),其中又以亞硒酸鹽(+4)毒性最強,以單質硒(0)的毒性最弱,并且無機硒強化劑吸收和利用的效果不理想,生物有效性低,而且具有較強的毒副作用,最低致死量相對較小,中毒量與需要量之間范圍小,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而被嚴格限制其使用。
目前,多采用的生產方式即在培養基中添加無機硒,通過蟲草菌的繁殖萌發過程將無機硒轉化為其自身的有機硒,從而生產出帶有有機硒的冬蟲草。如公開號:CN1861782A,專利申請號:20061004667.3“富硒蟲草的人工培養方法及子實體的應用”培養富硒蛹蟲草的技術方案,上述技術方案中硒都采用的是用亞硒酸鈉作為硒元素的硒肥營養液,蟲草培養的特殊性決定蟲草本身的生長全過程都在亞硒酸鈉作為硒元素來源的營養液中。采用亞硒酸鈉作為硒元素的來源蟲草又因難以吸收,必需加大亞硒酸鈉的含量,但高濃度亞硒酸鈉本身就會抑制蟲草的生長和毒害作用,關鍵這種無機硒營養液的環境生長出的蟲草自身帶有亞硒酸鈉而帶來食用的風險性。
所以采用上述方法培養出的蟲草,硒的含量極其微少,難以提高蟲草的營養和藥用價值,還降低了食用的安全性和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富硒蟲草的培養基及其培養方法,其不僅能夠避免無機硒在蟲草內的殘留,同時,也有利于提高蟲草對有機硒的吸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喬大三農智慧農業(北京)有限公司,未經中喬大三農智慧農業(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57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