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泡沫碳外表面密封層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115404.9 | 申請日: | 2017-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09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照峰;余盛杰;汪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41/52 | 分類號: | C04B41/52;C04B111/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泡沫 外表 密封 制備 方法 | ||
一種泡沫碳外表面密封層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SiO2、ZrO2、TiO2陶瓷粉末按照1∶(0.1~0.5)∶(0~0.5)的摩爾比球磨混合均勻,然后配制混合陶瓷粉末濃度為2~10g/L的懸浮液,采用電泳沉積在泡沫碳外表面沉積混合陶瓷粉末;將聚丙烯酸鈉溶液、無水乙醇、硅溶膠按照1∶(1~5)∶(10~20)的質量比混合均勻,得到的混合膠液均勻地涂抹于電泳沉積后的泡沫碳材料外表面,然后在真空環境下,200~300℃熱處理,重復步驟(6)3~8次,即可在泡沫碳外表面得到均勻致密的密封層材料。本發明具有的優點:1、密封層主要為氧化物組成,提高復合材料高溫抗氧化能力;2、復合材料內部達到真空,提高復合材料的高溫隔熱性能;3、制備溫度低,工藝簡捷,周期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密封層的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泡沫碳外表面密封層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泡沫碳材料大都采用聚合物為原料,如酚醛樹脂、聚氨酯等熱固性或熱塑性樹脂,所制備的泡沫碳呈玻璃質結構,密度和導熱率很低,可以用作絕熱材料使用,大多利用其多孔性,用作沖擊能量的吸收、催化劑的載體、多孔電極以及氣體的過濾等。其中包括三聚氰胺泡棉碳化泡沫碳,這一類型泡沫碳為柔性泡沫碳材料,具有高回彈性,孔隙率高達99%以上,三維網狀結構形成大量中小孔結構,其孔徑一般為10~50μm,比表面積高。盡管碳化后體積收縮率高達90%,它的內部結構很好地繼承了三聚氰胺泡棉的三維網狀多孔結構,這也是由于三聚氰胺泡棉本身碳含量較低,根據三聚氰胺泡棉的化學式(C6N6H9O)計算得到含碳量僅39.8%。這種泡沫碳克服了泡沫碳脆性大的缺點,多孔結構呈開孔形式,孔徑均勻細小,孔壁結構呈現玻璃態碳結構,即非石墨化碳結構,其導熱系數較低,可以在1600℃下,真空或惰性氣氛中穩定存在,并且高溫下導熱系數依然可觀。當然,這種泡沫碳也由于其具有極高比表面積,也可以應用于氧氣催化還原、超級電容器載體等領域。
雖然該三聚氰胺泡棉碳化泡沫碳質量輕,密度低、隔熱性能好,但是為了進一步降低泡沫碳材料的導熱系數,需要使其內部達到真空狀態,這樣可以避免泡沫碳內部氣體熱傳導和熱對流,降低材料的導熱系數,同時還能有效防止高溫環境下有氧氣氛對碳材料的消耗。
申請號為201410743407.3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耐高溫高強度SiC包覆碳泡沫復合隔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耐高溫高強度SiC包覆碳泡沫復合隔熱材料是一種由碳泡沫和碳化硅氣凝膠構成;其空氣氣氛中耐溫性在690~700℃,比純碳泡沫材料提高了約100℃,表觀密度在0.4~0.6g/cm3,抗壓強度在11~15MPa,室溫熱導率在0.4~0.6W/(m.K)。其制備方法是二氧化硅溶膠注入到碳泡沫材料的孔洞中,經過溶膠-凝膠、老化和干燥得到碳泡沫增強的氧化硅氣凝膠復合隔熱材料,然后在惰性氛圍保護下進行高溫熱處理,從而制備出一種耐高溫高強度SiC包覆碳泡沫復合隔熱材料。該發明具有用料簡單和工藝簡捷的優點,工藝過程操作簡單,容易實現規模生產。但是該制備方法得到的SiC包覆材料結構疏松,致密性差,對于碳泡沫在有氧環境中耐溫容限與力學性能提升有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115404.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防爆泡沫空心陶瓷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陶瓷茶具上釉后的燒制方法





